[发明专利]具有混合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7313.8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D.J.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茜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混合 连接器 系统 | ||
提供一种混合电连接器(102),包括具有整体、单件式本体(198)D外壳(106),本体在前端(120)和相反的后端(122)之间延伸。外壳限定相邻的两个腔(124,126),其每个在前端处的相应配合开口(128)和后端处的相应电缆开口(130)之间延伸。两个腔包括屏蔽腔(124)和非屏蔽腔(126),屏蔽腔配置为在其中保持屏蔽的触头子组件(132),非屏蔽腔(126)配置为在其中保持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134)。外壳包括第一可偏转闩锁(206),其延伸进入屏蔽腔并直接接合其中的屏蔽的触头子组件,以将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固定在外壳内。外壳还包括第二可偏转闩锁(208),其延伸进入非屏蔽腔并直接接合其中的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以将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固定在外壳内。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射频(RF)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已经用于多种应用,包括军事应用和汽车应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天线、无线电、移动电话、多媒体装置、等等。连接器可以是设置在同轴电缆的端部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一些电连接器包括在其中保持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电触头子组件的外壳,并且每个电触头子组件电连接到不同类型的电缆。这样的连接器在本文称为“混合”电连接器,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触头子组件被保持在相同的外壳中。例如,一种类型的触头子组件可以是屏蔽的触头子组件,例如同轴触头子组件,而另一类型可以是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其端子不由屏蔽部件围绕。
已知的混合电连接器具有缺点。一些混合电连接器是复杂的,并且包括必须组装在一起的许多不同部件,这增加了制造和组装成本。例如,除了外壳和保持在外壳内的两个或更多个触头子组件之外,一些混合电连接器包括单独的插入件(例如,以接合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并将其保持在位)。单独的插入件可能相对于外壳移动(例如,变得弯曲或离开原位),这可能导致,例如,当配合连接器配合到电连接器时发生短桩(stubbing)。触头子组件可以通过相应的闩锁机构保持在外壳中。在已知的混合电连接器中,闩锁机构不能全部由锁定部件适当地支撑,所述锁定部件防止触头子组件被不期望地从外壳拉出。需要一种具有混合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其减少短桩、为闩锁机构提供支撑、减少部件总数、并且相对于已知的混合电连接器简化了组装。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混合电连接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整体的、单件式本体,所述本体在前端和相反的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外壳限定相邻的两个腔,其每一个在所述前端处的相应的配合开口和所述后端处的相应的电缆开口之间延伸。所述两个腔包括屏蔽腔和非屏蔽腔,所述屏蔽腔配置为在其中保持屏蔽的触头子组件,所述非屏蔽腔配置为在其中保持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可偏转闩锁,其延伸进入所述屏蔽腔中并直接接合其中的所述屏蔽的触头子组件,以将所述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可偏转闩锁,其延伸进入所述非屏蔽腔中并直接接合其中的所述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以将所述非屏蔽的触头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系统。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系统的插头混合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插头混合电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线4-4截取的插头混合电连接器的插头外壳的前部截面透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插头混合电连接器的TPA夹的后部透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沿着图1的线6-6截取的插头混合电连接器的从上至下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1的线7-7截取的插头混合电连接器的侧面截面图。
图8示出了相对于插头外壳处于部分插入位置的TPA夹的前部截面图。
图9示出了相对于插头外壳处于完全插入位置的TPA夹的前部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