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印花上加直喷墨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7819.9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善忠;叶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裕和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08 | 分类号: | B41F15/08;B41F19/00;B41J2/01;B41J3/407;D06P5/30;D06P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印花 上加直 喷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印花上加直喷墨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
但是,同类酸性直喷印花工艺是要做前处理,工艺反复,工时浪费并且质量控制不健全,印出产品色差大和大底印花死痕严重,产生异常多,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板印花上加直喷墨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板印花上加直喷墨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包括传送导带支架,所述传送导带支架上表面设置有导带,在导带表面设置有烘干器,所述导带两侧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带上侧设置有第一横梁组、第二横梁组、第三横梁组、第四横梁组、第五横梁组、第六横梁组和第七横梁组,所述第一横梁组、第二横梁组、第三横梁组、第四横梁组、第五横梁组、第六横梁组和第七横梁组设置有左承柱和右承柱,所述右承柱表面设置有清洗抽水泵,在右承柱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湿托盘,在保湿托盘上侧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上侧固定安装有喷头底板,在喷头底板上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左侧固定安装有墨管拖链,在墨管拖链下侧设置有横梁电机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器、传输带、升降电机、墨管拖链和控制中心通过信号连接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托盘和清洗抽水泵通过清洗抽水泵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中心内设置有平板印花机器和喷墨印花机头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组、第二横梁组、第三横梁组、第四横梁组、第五横梁组、第六横梁组和第七横梁组由同一台电脑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电机导轨设置有润滑油和导热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平板印花上加直喷墨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第一横梁组、第二横梁组、第三横梁组、第四横梁组、第五横梁组、第六横梁组和第七横梁组由同一台电脑控制,解决数码速度慢,产能低问题,可以让他们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控制中心内设置有平板印花机器和喷墨印花机头组件,不需单独工时去上浆做前处理,可以做到数码工艺与平网工艺吻合相配二合一工艺,白浆可以与数码喷墨同时进行,快捷且稳定,烘干器、传输带、升降电机、墨管拖链和控制中心通过信号连接实现联动,解决了大底印花有色痕、刮痕和PASS橫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传输带示意图。
图中,1-左承柱,2-第一横梁组,3-液压杆,4-传送导带支架,5-导带,6-横梁电机导轨,7-墨管拖链,8-控制中心,9-右承柱,10-清洗抽水泵,11-喷头底板,12-升降电机,13-右承柱,14-第二横梁组,15-第三横梁组,16-第四横梁组,17-第五横梁组,18-第六横梁组,19-第七横梁组,20-烘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裕和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裕和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丝机废丝吸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体丙纶长丝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