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圈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7822.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8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沃;赵铉来;李圣民;李准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H02K41/035;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诚;王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1.一种音圈电机,所述音圈电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板和从所述外壳的上板延伸的侧板;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包括上板和在所述上板上形成的防干扰单元;
线架,所述线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配置成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线架下方;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线架的外周上;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对应的位置处;以及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板上的外部弹性单元、与形成在所述线架的上表面处的耦接凸缘耦接的内部弹性单元、以及连接所述外部弹性单元和所述内部弹性单元的弹性连接单元,
其中,所述外部弹性单元设置在所述内部弹性单元外部,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线圈和磁体中的任一个,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线架在没有驱动信号被施加到所述线圈时的初始位置通过所述弹性构件远离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线架被配置成:当用于使所述线架上升的上升信号被施加到所述线圈时,所述线架从所述初始位置在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当用于使所述线架下降的下降信号被施加到所述线圈时,所述线架从所述初始位置在接近所述基座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空间,使得所述弹性连接单元被配置成移动到比所述初始位置低的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线架从所述初始位置在接近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时防止所述弹性连接单元接触所述壳体的上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被配置成阻止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干扰所述壳体的上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上板的上表面凹入的凹口,以及
其中,所述凹口包括基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弹性连接单元与所述凹口的基底表面分离开,并且所述凹口的基底表面设置在所述弹性连接单元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凹口的基底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板的上表面平行或者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上板的上表面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在上板上形成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沿所述壳体的开口连续地形成或者选择性地形成在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连接单元对应的所述壳体的上板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被形成为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弹性连接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外壳的上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对应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防干扰单元分离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内部弹性单元的一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防干扰单元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板的四个角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8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