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IP机顶盒显示风格切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8583.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奥视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ip 机顶盒 显示 风格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IP机顶盒显示风格切换系统,包括:IP机顶盒,包括封装盒体和集成电路板,封装盒体的一个侧面开有散热通风孔,封装盒体上开有散热通风孔的侧面的对立侧面设置有连接卡件,集成电路板位于封装盒体内,包括以太网接口、解码处理设备和DSP处理芯片,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固定机构,设置在封装盒体上,包括蛋形塑料外壳、环形连接带、抖动分析元件以及若干个拍摄元件。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IP机顶盒的智能化水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机顶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IP机顶盒显示风格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IP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数字电视带来了巨大威胁,但在短期内由于网络成本的原因使两者只能共存而无法替代。由于他们无法满足流媒体等服务,因此还不完全是一个将DVB和IP合二为一的STB。随着具有MPEG-II和MPEG-IV双解码功能芯片的推出和完善,一个集DVB和IP于一体的终端产品将会成为家庭的一员,他连接着家庭的显示设备、计算机甚至其他的智能化设备,满足家庭信息化的需求。
IP机顶盒各个模块在Internet的高速接入中协同工作。用户首先通过发送命令请求一个URL。在使用PPP点对点协议的一次交易过程中,该命令最终到达Internet业务提供者的调制解调器共用机架上。然后通过动态分配法,该用户获得本次交易中使用的IP地址,并把请求送往Internet。当Internet的内容被找到之后,接着把他送到Internet业务提供者(ISP)那里,再由ISP的路由器负责把他送到电缆电视网络,最后回到用户的机顶盒。在有线电视的机顶盒,信息内容被截获。机顶盒在电视机与电缆网络之间完成一个网关的任务。他的任务是管理IP的通信流量,具有控制用户进出网络的能力一旦IP包到达机顶盒,把视频信号从该包中分离下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译码,然后把他送到浏览器里准备在电视机上显示。
发明内容
IP机顶盒现有功能虽然较多,仍缺乏基于观众类型的实时界面风格变换机制,难点在于观众类型难以精确检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IP机顶盒显示风格切换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IP机顶盒显示风格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IP机顶盒,包括封装盒体和集成电路板,封装盒体的一个侧面开有散热通风孔,封装盒体上开有散热通风孔的侧面的对立侧面设置有连接卡件,集成电路板位于封装盒体内,包括以太网接口、解码处理设备和DSP处理芯片,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
固定机构,设置在封装盒体上,包括蛋形塑料外壳、环形连接带、抖动分析元件以及若干个拍摄元件,蛋形塑料外壳固定连接在伸缩支架上,环形连接带位于塑料外壳的底部,与连接卡件连接,若干个拍摄元件非等间距地分布在环形连接带上;
若干个拍摄元件用于对IP机顶盒所在场景分别进行拍摄以分别获得若干个实时场景图像流,抖动分析元件分别与若干个拍摄元件连接,对每一个拍摄元件执行以下处理:基于实时场景图像流中前后实时场景图像的数据分析,判断并输出其中的运动物体的运动矢量;
场景模拟设备,与若干个拍摄元件连接,用于接收若干个拍摄元件拍摄的若干个实时场景图像,并对若干个实时场景图像进行场景模拟处理以获得并输出三维虚拟图像;
抖动分析元件基于若干个拍摄元件的若干个运动矢量确定伸缩云台相应的抖动矢量;
伸缩云台,包括伸缩支架、梯形安装台和直流电机,伸缩支架位于梯形安装台上,直流电机位于梯形安装台内,直流电机用于接收抖动矢量,并基于抖动矢量控制伸缩支架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
数据处理设备,将多个目标场景图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获得相同尺寸的多个归一化图像,将多个归一化图像中的一部分归一化图像作为多个训练图像,将多个归一化图像中的剩余归一化图像作为多个测试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奥视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奥视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8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