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8922.5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米格尔·韦德;米格尔·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斯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9 | 分类号: | F16F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杨国权;马佑平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阻尼 | ||
1.一种摩擦阻尼器,包括:
a.壳体(2;2a),其具有纵轴线(3);
b.柱塞(4;4a),其能够沿所述纵轴线(3)移动;
c.摩擦单元(24),其用于在所述柱塞(4;4a)上产生摩擦力,所述摩擦单元(24)包括:
i.至少一个摩擦内衬(25),用于摩擦地抵靠所述柱塞(4;4a);
ii.摩擦内衬承载件(26),所述至少一个摩擦内衬(25)保持在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上;
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所述壳体(2;2a)中相对于所述柱塞(4;4a)在拉出位置与推入位置之间移动,
拉出摩擦在所述拉出位置上起作用,所述拉出摩擦与在所述推入位置上起作用的推入摩擦不同,
其中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布置在所述壳体(2;2a)中,使得其能够关于倾斜轴线(15)倾斜,所述倾斜轴线(15)相对于所述纵轴线(3)横向地布置,
其中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具有通孔(30),所述柱塞(4;4a)被引导通过该通孔(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单元(24)以这样的方式与所述柱塞(4;4a)相互作用: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在所述柱塞(4;4a)在拉出方向(40)上移动期间移动到所述拉出位置,并且在所述柱塞(4;4a)在推入方向(41)上移动期间移动到所述推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布置在所述壳体(2;2a)中,使得其能够关于倾斜轴线(15)倾斜,所述倾斜轴线(15)相对于所述纵轴线(3)垂直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倾斜销(14)设置在所述壳体(2;2a)中,在该倾斜销(14)上,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通过倾斜开口(28)做关节式运动,使其能够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具有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承载件(26)具有镜像对称构造的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a)具有两个壳体零件(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a)具有镜像对称构造的两个壳体零件(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包括具有半壳轮廓的两个摩擦内衬(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包括在各情况下都具有半壳轮廓的两个相同的摩擦内衬(2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0)具有至少在相对于所述纵轴线(3)垂直的部分中不对称的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0)具有第一通孔区段(31)和第二通孔区段(32),所述第一通孔区段(31)和所述第二通孔区段(32)具有一个区段纵轴线(33,34),所述区段纵轴线(33,34)以相对于彼此倾斜倾斜角n的方式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0)具有第一通孔区段(31)和第二通孔区段(32),所述第一通孔区段(31)和所述第二通孔区段(32)在各情况下都具有一个区段纵轴线(33,34),所述区段纵轴线(33,34)以相对于彼此倾斜倾斜角n的方式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斯帕有限公司,未经苏斯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89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