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9169.1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王静平;宋伟;李乾坤;王喜恩;贡军;高洪;马伟;何少锋;罗瑜;张荣芸;周文涛;时培成;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9/205 | 分类号: | B60S9/205;B62D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盘 | ||
1.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车辆动力装置产生的动力且将动力传递至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分动器,分动器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车架上的第一滑动座、用于控制第一滑动座在车架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第一分动齿轮、可旋转设置的第二分动齿轮和第三分动齿轮、用于控制第二分动齿轮旋转且与第一滑动座同步运动的第二滑动座以及用于控制第三分动齿轮旋转且与第一滑动座同步运动的第三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第三滑动座分别位于第一滑动座的一侧,第一滑动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齿条和第一下齿条,第一分动齿轮位于第一上齿条和第一下齿条之间,第二滑动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齿条和第二下齿条,第二分动齿轮位于第二上齿条和第二下齿条之间,第三滑动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上齿条和第三下齿条,第三分动齿轮位于第三上齿条和第三下齿条之间,第一分动齿轮、第二分动齿轮和第三分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所述车辆底盘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且用于控制前车轮或后车轮偏转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座、竖直设置于转向座上的转向管柱以及用于控制转向管柱和转向座进行旋转的转向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座通过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滑动座连接,第一滑动座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滑动座连接,第二滑动座和第三滑动座为可移动的设置于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上齿条啮合时,所述第二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下齿条啮合,所述第三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下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下齿条啮合时,所述第二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上齿条啮合,所述第三分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上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动齿轮通过前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前车轮连接,前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前车轮;所述第三分动齿轮通过后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后车轮连接,后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后车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传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前轮传动机构、第二前轮传动机构和第三前轮传动机构,第一前轮传动机构、第二前轮传动机构和第三前轮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后轮传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轮传动机构、第二后轮传动机构和第三后轮传动机构,第一后轮传动机构、第二后轮传动机构和第三后轮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后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三前轮传动机构和第三后轮传动机构均为锥齿轮机构,所述第二前轮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后轮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架和所述转向座之间的减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