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高功率袖珍电热圈装置的冒口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9811.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D27/06;H05B3/06;H05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袖珍 电热 装置 冒口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高功率袖珍电热圈装置的冒口。
背景技术
在热加工领域,采用埋入式高功率袖珍电热圈对注型所需的热积位置进行快速加温、控温是保证产品质量所采用的主动式节能减排的必要装置,它不但能提高出品率,还能减少后道工序数,也是智能铸造的工艺所需;
例如设置于金属模中使用的一种重复用浇冒口,所述冒口中设置有陶瓷滤网,所述冒口的陶瓷滤网处为冒口喉部,冒口喉部外圆与模具连接,所述冒口喉部的外圆上设置有喉部加热外圆槽,其截面尺寸是内径33mm、外径58mm、高10mm,用于设置电加热圈,要求功率大于1000W,工作温度大于550度才能防治冒口与模具接触所引起的降温使铝液凝固导致冒口与产品冻结;
而现有的专利号:CN201510166934.7,专利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装备”,使用高频加热与保温,由于高频圈的外径较大,在小产品的模具中高无法置入;
现有的专利号:CN201510059207.0,专利名“一种电加热冒口”是使用电加热套对冒口的上部加热与保温,所述外尺寸无限制;
现有的专利号:CN201710138538.2,专利名“一种红外线电热圈及红外线加热系统”所述的用于注塑机料筒上的电加热装置,其外尺寸大小不受使用环境限制,其电热圈高度最小大于20mm,功率密度也小,同属外置型;
已申请的一种高功率袖珍电热圈其功率密度也只能勉强满足之需求,但由于其自身密度较小,传热较慢,控制性能及灵敏度不够;
先进的金属陶瓷发热体功率密度虽≥45W/cm2,但其所有的产品形状与所需尺寸等要求不相符,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高功率袖珍电热圈装置的冒口。
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带高功率袖珍电热圈装置的冒口,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冒口圆槽机构、发热机构、导热机构、引线机构、保护机构;
所述冒口圆槽机构,包括冒口5,冒口5中设置有流道6,冒口5的外侧边上设置有线孔9,冒口5的外侧中设置有圈槽1,所述线孔9中设置有陶瓷珠;
所述圈槽1中设置有发热机构、导热机构、引线机构、保护机构;
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在圈槽1中设置有金属陶瓷发热片2,发热片2上设置有导线3;
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在发热片2的周围设置有导热胶4;
所述引线机构,包括包括在圈槽1底端设置有热电偶7,导线3上设置有合并线11,合并线11中设置有导线孔,合并线11上设置有引出线8,所述导线孔外端设置有焊点;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合并线1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层10,所述导线、合并线、引出线上设置有耐温1000度以上的绝缘套,所述防护层10采用高硅氧纤维带;
所述热电偶7的前端以露裸状态设置于发热片与发热片之间;
所述导热胶采用耐温1000度以上的无机导热胶;
所述合并线11设置有两根;
所述线孔设置有三个;
所述合并线11、热电偶7经线孔9引出;
所述陶瓷发热片采用10*10*1.2mm尺寸;
所述陶瓷发热片的导线朝外匀称地设置于圈槽中;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现有最接近圈槽截面尺寸的陶瓷发热片产品定向匀称地排列在圈槽内,使其形成所需的功率密度;采用耐温1000度以上的无机导热胶作为定位的导热体,使其所产热能直接传导给圈槽内壁;采用合并线中设置的导线孔串入导线再点焊联接,以最简、最可靠的方法解决了复杂件在线多单元并连之需,满足其大电流、高温工况使用的要求;采用热电偶前端以露裸状态设置于发热片与发热片之间用导热胶把热电偶与陶瓷发热片粘贴在一体,使热电偶直接感测发热体温度,有效提高了其感测的灵敏性;采用合并线、热电偶线从圈槽外侧边的经线孔的陶瓷珠中引出,有效减小了袖珍电热圈的外尺寸,防止合并线超出外圆尺寸影响绝缘;防护层10采用高硅氧纤维带不但达到绝缘保护的目的,还能起到保温之功效,使用更节能,以最易获取的零部件用最简便的组合解决冒口喉部需快速加温、精确控制的难题,使金属模铸造更易智能化、绿色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加热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的高功率袖珍电热圈
- 下一篇:一种直段陶瓷浇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