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成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0609.5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夏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湖滨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32 | 分类号: | D04H1/732;D04H1/76 |
代理公司: | 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6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纤维加工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成网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储料仓,储料仓通过垂直提升机连接有给料机构,给料机构的下侧设有负压转筒,负压转筒的表面均布有通孔,负压转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排气管道,且两根排气管道的出气端连接在同一根集气管道上,集气管道与第一贯流风机连接,排气管道通过两根第一支架架设在基座上,基座上还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负压转筒传动连接;基座上竖直设有两根第二支架,两根第一支架与两根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输送机构。优点在于:本发明不仅适用范围广,且购买、使用及维护成本较低,适合在中小型纤维加工企业中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加工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成网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快、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及服装衬布,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帽,床单,酒店一次性台布,美容,桑拿乃至当今时尚的礼品袋,精品袋,购物袋,广告袋等等。环保产品,用途广泛,经济实惠。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目前,现有的各种成网装置或者使用尘笼转鼓而只能适用纤维长度在1至3mm的绒浆纤维,或者使用梳针辊而只能适用纤维长度在25至至60mm的棉毛型的纤维,不仅适用范围有限,而且结构也复杂,同时购买、使用及维护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在中小型纤维加工企业中推广和普及。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纤维成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仅适用范围广,且购买、使用及维护成本较低的纤维成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成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通过垂直提升机连接有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的下侧设有负压转筒,所述负压转筒的表面均布有通孔,所述负压转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排气管道,且两根排气管道的出气端连接在同一根集气管道上,所述集气管道与第一贯流风机连接,所述排气管道通过两根第一支架架设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负压转筒传动连接;所述基座上竖直设有两根第二支架,两根第一支架与两根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四根输送辊,其中一个输送辊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四根输送辊的外侧套接有同一条环形输送网,所述环形输送网的上侧设有开口朝下第一排风罩,所述第一排风罩的上端与第一贯流风机的排风端连接,且环形输送网的上下层之间设有第二贯流风机,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二排风罩,且第二排风罩的正对第一排风罩设置,两根第二支架之间好设有压料机构。
在上述的纤维成网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收卷纤维网的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设置竖直设置在基座上的两根第三支架,两个所述第三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辊轴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调速电机可根据收卷辊上绕卷的纤维网厚度,来改变收卷辊的转速,进而使得绕卷速度与纤维网的输出速度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湖滨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湖滨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0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