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0969.5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邵蓉;陈佳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28;B01J2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土地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过去“重建设,轻环保”的旧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严重污染了水环境,而且给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和居民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了经济发展及城镇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国家逐步解决了大中城市一级部分县城污水处理问题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民广泛关注。小城镇污水能否处理好,能否找到高效、低投入的城镇污水处理新技术,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小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现有的地下渗滤技术存在: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管理维护困难、使用周期短、且处理站位置不能二次利用。由于不明确对生物菌种的活性的研究、且不合理的电器使用方法、还有对更为先进科学技术使用的匮乏,对土地及污水处理材料的合理搭配及使用方法,现有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均会产生二次污染。遇到的困难:对生物菌种的选择、后对生物菌种活性的研究、进水方式的合理性、及对系统供氧的方式及供氧周期性的选择和供氧时间的控制,出水位置的选择及出水前的深度处理材料的选择,和深度处理时间的计算,对生物产生的污泥如何让系统内部消化。现在急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备使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占地面积更小,更好的适应各种土地资源有限的区域;相对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费用更为便宜;使用更加灵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出水更加的稳定;系统受外界因素干扰更小,不会受到气温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城市一年气温温差大);更大程度的减小能耗;该系统建成后,可在其上面做生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帮助美化周边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植被层和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植被层的下方,所述覆盖层的下方设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的内腔上下间隔设有一级不透水皿,且一级不透水皿的上方横置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周围填充砾石A,所述布水层的下方设有精滤层,所述精滤层的内腔设有二级不透水皿,所述二级不透水皿和一级不透水皿垂向有间距,并且交错排列,所述二级不透水皿的外侧填充砾石B,所述精滤层的下方依次连接有集水层和防渗层。
优选的,所述一级不透水皿水平间距是0.5-1.5米,所述二级不透水皿水平间距也是0.5-1.5米,所述一级不透水皿与二级不透水皿之间的垂直间距为30-50厘米。
优选的,所述覆盖层上种植草本或者灌木植物。
优选的,所述布水层是由土壤、活性污泥以及煤渣按照比例1:2:5配制。
优选的,所述布水层的侧壁设有一级通风管,所述精滤层的侧壁设有二级通风管,且二级通风管和一级通风管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集水层的内部放置有水体净化剂,所述水体净化剂内部包括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和聚合氯化铝,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和聚合氯化铝之间的用料配比比例为:
优选的,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包括天然高分子、丙烯酰胺和丙烯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系统,与现有的人工湿地技术比较吨水耗电量约为0.08度,能耗上可减少85%以上;系统占地面积为吨水占地面积为1.0㎡;系统受气温的影响更小。聚合氯化铝在水中胶体物质进行电和,对溶解性物质选择性吸附,采用天然高分子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复合其他对人畜无害的吸附剂对水进行净化,达到了净水的目的;系统建成后可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做到土地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布水层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精滤层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被层、2覆盖层、3布水层、4精滤层、5集水层、6防渗层、7一级不透水皿、8二级不透水皿、9布水管、10砾石A、11砾石B、12一级通风管、13二级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0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