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服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2025.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综合分析 处理 服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服务系统,涉及大数据分析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终端、云端数据库和用户终端;服务器终端包括:用户编辑模块、数据收集模块、访问接收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数据自定义处理模块、学习交流模块、信息提醒模块、网络监管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用户编辑模块、数据收集模块、访问接收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和数据自定义处理模块,使各企业和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用户终端对建设中涉及的大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和深入了解,进而做深入分析研究,以便于企业和/或政府进行未来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处理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经济区开放后,我国企业对相关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并且承接了相关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撑等战略性优先项目。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也欢迎沿线国家企业到我国投资兴业,加强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的结合,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
建设面对的是本国和相关国家各领域的企业,因而建设管理涉及到的是大数据分析处理,为了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在建立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时,考虑各相关企业对建设的全面深入了解是建设的基础。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大数据系统不够实用化,不能使各企业全面深入了解建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服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数据系统不够实用化,不能使各企业全面深入了解建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服务系统,包括:服务器终端、云端数据库和用户终端;
所述服务器终端包括:用户编辑模块、数据收集模块、访问接收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数据自定义处理模块、学习交流模块、信息提醒模块、网络监管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
用户编辑模块,用于输入建设中涉及的数据;以及用于根据查询目标查询建设中涉及的数据;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通过数据采集适配器对多种类型数据源的建设中涉及的数据进行收集,并按照领域将建设中涉及的数据分类存储至所述云端数据库中;其中,多种类型数据源的建设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各企业和各级政府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
所述访问接收模块,用于对各用户终端的等级进行权限验证;以及用于接收各用户终端发送的具有实时性或者非实时性响应时间要求的各种访问请求,并确定各种访问请求的优先级;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包括:各企业交互终端和各级政府交互终端;
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用于根据各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中调取相应的数据,并对调取的数据进行封装整合为与各访问请求对应的任务数据块;
所述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访问请求对应的任务数据块解析后做列表和图表处理;
所述数据自定义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访问请求对应的任务数据块解析后通过自定义请求命令做所需要的统计分析处理;
所述学习交流模块,用于学习建设的理论学术研究和实际体现分析管理方法;以及用于各企业和各级政府之间的互动交流;
所述信息提醒模块,用于设定信息处理提醒命令,并通过手机网络短信的形式提醒设定信息处理时间到达;以及用于设定特定交流对象上线提醒命令,并通过手机网络短信的形式提醒在线学习交流的特定交流对象上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2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