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可听噪声同步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3429.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茂;万保权;张建功;路遥;干喆渊;刘兴发;谢辉春;李妮;周兵;赵军;刘健犇;王延召;刘震寰;张斌;万皓;王海亭;李后顺;莫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可听 噪声 同步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通道可听噪声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的可听噪声测量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计算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
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用于对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进行测量;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的数据上传指令,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数据读取指令,并向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发送数据上传指令;用于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向上位机发送数据读取指令;用于接收所述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并显示;
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的环境进行监测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采用防水防潮的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的数据上传指令,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包括: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通过广播指令发送的数据准备上传指令;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准备上传指令,并将当前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进行打包;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上传指令,并将所述打包后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环境监测数据和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
报警单元,用于将所述A计权声级的噪声值数据和预设噪声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A计权声级的噪声值数据连续在预设时间段内大于预设噪声值,并且所述环境监测数据符合预设环境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若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则计算模块在下一次发送数据读取指令时,向对应的可听噪声测量模块发送报警指令,使对应的可听噪声测量模块发出灯光警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变电站的半径小于2km,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Si4463无线模块;
若变电站的半径不小于2km,所述线通讯模块采用运营商的通讯网络。
7.一种多通道可听噪声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可听噪声测量模块对不同位置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进行测量,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至少为一个;
环境监测模块对变电站的环境进行监测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
上位机接收计算模块根据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发送的数据读取指令,并向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发送数据上传指令;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的数据上传指令,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上位机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接收所述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采用防水防潮的结构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的数据上传指令,将所述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包括: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通过广播指令发送的数据准备上传指令;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准备上传指令,并将当前测量的A计权声级和不同分量的噪声值数据进行打包;
可听噪声测量模块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上传指令,并将所述打包后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3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