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3491.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益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2 | 分类号: | A23L33/12;A23L33/1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磷脂 添加剂 制作 核桃仁 龙葵果实 清肝明目 天然物质 消食化积 益智健脑 山楂 决明子 龙胆草 葡萄籽 酸枣仁 夏枯草 紫甘蓝 菠菜 染色 白芍 菊花 食欲 枸杞 百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及制作方法,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构成:卵磷脂8‑17份、葡萄籽1‑4份、菠菜0‑12份、龙葵果实0‑13份、紫甘蓝0‑17份、菊花10‑23份、决明子5‑8份、夏枯草3‑10份、白芍6‑8份、枸杞10‑16份、山栀子3‑5份、百合7‑16份、酸枣仁8‑12份、龙胆草3‑9份、山楂13‑18份和核桃仁9‑12份。本发明还用公开了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含卵磷脂添加剂采用天然物质为原料,安全可靠,对人体无害。本发明的含卵磷脂添加剂具有染色、清肝明目、益智健脑、消食化积、增加食欲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卵磷脂(如卵磷脂酰胆碱、卵磷脂酰乙醇胺和卵磷脂酰肌醇)。然而,卵磷脂有时还是纯卵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生物化学),而卵磷脂酰胆碱只是一种作为其卵磷脂部分主要成分的卵磷脂。采用机械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利用己烷萃取),可以从卵黄或大豆之中分离出卵磷脂。
目前我们食用卵磷脂的主要来源是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而这两种卵磷脂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除此之外,牛奶、动物的脑、骨髓、心脏、肺脏、肝脏、肾脏以及大豆和酵母中都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在体内多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肪蛋白质(脂蛋白)的形态存在着,所以卵磷脂是以丰富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如果能摄取足够种类的食物,就不必担心会有缺乏的问题,同时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卵磷脂的营养品。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卵磷脂可使大脑神经及时得到营养补充,有利于消除疲劳,缓解神经紧张。补充卵磷脂没有年龄限制,从小孩到老年人均可服用。对胎儿、婴儿来说,它更是神经发育的必需品,因此妈妈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卵磷脂。富含卵磷脂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满足人们的应用补充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卵磷脂添加剂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构成:卵磷脂8-17份、葡萄籽1-4份、菠菜0-12份、龙葵果实0-13份、紫甘蓝0-17份、菊花10-23份、决明子5-8份、夏枯草3-10份、白芍6-8份、枸杞10-16份、山栀子3-5份、百合7-16份、酸枣仁8-12份、龙胆草3-9份、山楂13-18份和核桃仁9-12份。
卵磷脂,可使大脑神经及时得到营养补充,有利于消除疲劳,缓解神经紧张。补充卵磷脂没有年龄限制,从小孩到老年人均可服用。对胎儿、婴儿来说,它更是神经发育的必需品,因此妈妈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卵磷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益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益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3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