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产增量自动探测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3654.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周乐坤;李冠道;邓宇珊;宋岍龙;姜淼;高峰;张建军;苏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产 增量 自动 探测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资产增量自动探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网络中的已管理资产;
利用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交换机中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分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以及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探测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在网资产与已管理资产进行对比分析,形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包含未知资产和已管理资产的资产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交换机中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分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以及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探测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包括:
分别根据所述待检测网络中已管理资产的初始资产数据、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监控系统接口数据,判断是否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以及是否可以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
如果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并且可以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则同时利用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交换机中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分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以及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三种探测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如果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但不可以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则利用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交换机中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和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两种探测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如果可以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但不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则利用分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和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两种探测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资产列表中各资产的资产数据;
将各所述资产列表的资产数据与对应的已管理资产的初始资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述待检测网络的各资产的资产数据探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资产列表中各资产的最新资产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资产列表中的各资产的资产登录信息,登录各所述资产以采集其内部存储的资产数据;
和/或,
通过web扫描方式,获取所述资产列表中的各资产的指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所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已管理资产的初始资产数据,判断是否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
如果可以登录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交换机,则登录并采集所述交换机中存储的相关配置信息表,其中,所述相关配置信息表包括APR表、MAC表、路由表和接口信息表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所述相关配置信息表中提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初始在网资产;
剔除所述初始在网资产中不可以建立网络连接的资产,得到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分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数据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包括:
基于流量分析方式或事件分析方式,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和事件日志数据;
从所述流量和事件日志数据中,提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网络的流量和事件日志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流量和事件日志数据中,提取在网资产的资产端口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远程IP扫描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包括:
通过远程扫描所述待检测网络中预设IP段内的IP,探测所述预设IP段内IP对应的资产的存活情况;
如果所述IP对应的资产为存活资产,则判定所述IP对应的资产为所述待检测网络中的在网资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36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