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4143.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阎辉;高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分界线(天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028 | 分类号: | A61B3/02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170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光度 假性近视 青少年眼睛 测量系统 面部图像 摄像头 测量过程 传统测量 计算模块 软件提供 数值计算 图形处理 眼睛状态 真性近视 主观因素 自行操作 虹膜 视距 正球镜 佩戴 测量 饮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消费者三次面部图像;所述图形处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三次面部图像对应的虹膜的像上直径,并分别计算出三次视距和三次屈光度,根据第一次的屈光度判断是否佩戴正球镜,根据第二次屈光度和第三次屈光度的数值计算出假性近视屈光度。本发明中,眼睛的真性近视部分和假性近视部分可由用户自行操作并完成测量,也可以由用户的朋友、亲人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测量过程中消费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简化了测量过程,使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眼睛状态的变化,从而使消费者可以采用软件提供的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建议进行眼睛的保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假性近视从实质上说不是近视,可能是正视,也可能是轻度远视,但临床上表现为近视状态,其实质上是一种调节功能痉挛的状态,假性近视主要由长时间不科学用眼、眼营养缺乏、受到光色刺激过多等原因造成,在青少年人群中为高发疾病,主要表现为:在看近处物体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的时间太长,在进行长时间的读写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把调节放松,即调节反应时间较正常者延长,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痉挛状态,最后失去了调节性,远方视力下降。
青少年出现近视情况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而医院一般要求进行散瞳,即通过睫状肌麻痹剂使控制瞳孔收缩的肌肉麻痹,从而瞳孔散大,以避免调节功能对近视屈光度测量的干扰,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用托比酰胺快速散瞳时需要一小时内点药4~6次,恢复期需要6小时,用阿托品慢速散瞳时需要点药3~5天,恢复期需要21天左右,散瞳后眼睛会出现视物模糊、怕光的现象,家长必须注意青少年在恢复期内的用眼卫生,否则极易出现眼部的伤害,导致视力下降。
在假性近视的治疗时,较常使用雾视法,即在做功课、阅读及看电脑时,配戴一幅正球镜,即俗称的老花眼镜,令眼睛在看近物时,也像是在看远景般感觉舒服自然,保持松驰状态,以减轻眼睛的负担,眼睛也不会像以前般疲累,当观看远物时,就可戴上负镜,以让视力恢愎清晰。但雾视法中的近雾视法和远雾视法在操作时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否则极易出现视力损害的危害,比如:雾视法会引起外隐斜甚至外斜视。
综上所述,散瞳需要使用验光仪等专用设备进行验光,并且提前使用药物进行眼部处理,验光时由经验丰富的验光师进行镜片的调配,否则无法实现合适近视度数眼镜的配制。上述验光仪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不具备便携性,只能在医院使用且专业性强,普通用户无法经常性的进行眼镜的测试,同时散瞳后如果不注意保护,会对眼部造成伤害。雾视法也需要在医院进行并且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而且极易出现外斜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操作简便、无需复杂验光设备、无需专业知识即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青少年假性近视部分的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和图形处理计算模块;
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消费者三次面部图像;
所述图形处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三次面部图像对应的虹膜的像上直径,并分别计算出三次视距和三次屈光度,根据第一次的屈光度判断是否佩戴正球镜,根据第二次屈光度和第三次屈光度的数值计算出假性近视屈光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青少年眼睛假性近视部分的测量系统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⑴使带有摄像头的终端与消费者的面部相互靠近,消费者单眼裸眼观察终端设置的视标,当消费者刚刚看到清晰的视标时,摄像头获取消费者的面部图像;
⑵计算出面部图像中虹膜的像上直径,根据虹膜的像上直径计算出人眼至屏幕的视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分界线(天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分界线(天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4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近视屈光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