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显微物镜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纳米传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4922.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蓓;张承乾;王秋生;闫鹏;胡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1B11/06;G02B21/33;G02B2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显微 物镜 激发 表面 等离子体 纳米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传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显微物镜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纳米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SPR是一种沿金属和电介质表面传播的电磁波,它对金属和电解质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变化十分敏感,能够对亚细胞结构、亚纳米量级的薄膜、大分子结构、分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等进行检测,而且检测的结果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和高重复性,在化学、医疗、生物、半导体材料、信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SPR传感系统是棱镜式SPR系统,其不足之处在于其横向分辨率受制于SPR波的传播长度,通常在十多个微米,远大于常规光学系统的衍射极限即半波长量级。为了实现对于微纳材料、液态样品和气态样品的实时检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显微物镜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纳米传感装置。本装置使用高数值孔径的固浸显微物镜或油浸显微物镜用于激发SPR,将入射光严格聚焦到亚微米尺度的焦点并在焦点的局域范围内激发SPR,有效提高了横向分辨率。此外,使用一种后焦面信号识别算法精确提取出后焦面上SPR吸收环的半径,从而得到待测样品的特征信息。该发明具有系统简单、高分辨率、成本低、以及能实现无损检测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棱镜式SPR显微技术横向分辨率不足,难以对样品表面的局部信息进行检测。本发明为实现局部的高分辨率检测,提出了一种使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来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高分辨率纳米传感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显微物镜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纳米传感装置。该传感装置主要由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系统、聚焦调节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其中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系统由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组成。照明光路用于对光路进行照明,由相干照明光源发出线性偏振态或者径向偏振态光束,由扩束透镜来扩大入射光半径以充满通光孔径。成像光路用于对光路进行成像,主要包括显微物镜、成像透镜组和图像传感器。显微物镜采用高数值孔径固浸显微物镜或油浸显微物镜,将扩束后的光聚焦到样品表面,其中固浸显微物镜由长工作距透镜和超半球组成。成像透镜组使得固浸或油浸显微物镜后焦面与图像传感器共轭,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显微物镜后焦面的图像。
聚焦调节系统,包括样品夹持装置、传感芯片、样品池和移动平台;样品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传感芯片;所述样品池的样品形态可以为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移动平台用于沿轴向运动将传感芯片精确调节于物镜焦点处。使用固浸显微物镜时超半球作为传感芯片的一部分随聚焦调节系统进行位置调节。
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对后焦面反射图谱上信号的高精度自动识别。使用一种高精度的后焦面SPR激发角的提取算法对SPR吸收圆弧位置进行精确的拟合,获得样品池内待测样品的局部特征信息。
以上描述了该传感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特征。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一种高精度检测方法,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分别达到亚微米和亚纳米量级;
(2)可以实现入射光零角度入射,机械结构简单;
(3)不用荧光标记,使用会聚光作为虚拟探针,不用与样品接触,实现无损检测;
(4)使用具有超高数值孔径的固浸显微物镜激发SPR,可以实现对固态、气态、液态等各类样品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固浸显微物镜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纳米传感装置的光路图;
图2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原理图;
图3为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后焦面的反射图谱进行信号提取;其中左图为该装置工作在线性偏振模态下信号的提取,右图为径向偏振模态下信号的提取;
图4为使用油浸显微物镜时的光路图;
其中图1中:1为相干照明光源,2为扩束透镜组,3为分光镜,4为长工作距透镜,5为超半球,6为聚焦调节系统,7为成像透镜组,8为图像传感器;
其中图4中:1为相干照明光源,2为扩束透镜组,3为分光镜,4为油浸显微物镜,5为聚焦调节系统,6为成像透镜组,7为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4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照明式露天观光电梯
- 下一篇:一种扶手调节式客用电梯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