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设备实现的信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5339.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金钱 |
主分类号: | G06Q30/0601 | 分类号: | G06Q30/0601;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杨莹 |
地址: | 310032 浙江省杭州市九***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设备 实现 信用 方法 | ||
1.基于智能设备实现的信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基于智能设备获得的信用代码;
该信用代码的使用方法如下:
a、使用者在智能设备上输入使用者信息,智能设备通过内置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如果使用者数据在使用者名单中,则解锁,如果不在使用者名单中,则拒绝解锁;使用者信息为一组唯一的身份识别代码;
b、使用者在智能设备上输入一组信用代码以及密码信息,该信用代码通过智能设备上传到云端,通过云端数据库,通过信用代码调取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并通过密码信息,获得本次信用代码的使用权;
如果本次密码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信息不相符,则关联失败,不开放本次的信用代码使用权限;
如果本次密码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信息相符,则关联成功,开放本次的信用代码使用权限;
c、使用者在智能设备上输入使用信息,所述使用信息包括消费时的支付款项信息,所述支付款信息包括第三方的信用代码信息、消费的金额与种类,并通过第三方的信用代码信息关联到第三方,并通过所述消费的金额与种类作为发票、税务的记录凭证;云端接收到该使用信息,通过数据库内存的数据开始验证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调取审批权限值;如果超出审批权限值,则发起审批;
d、使用者完成信用结算,相关结算的结果反馈到云端,由云端根据信用代码进行发票、税务、消费状态信息的关联,对于对方信用代码关联的企业,直接通过使用者的信用代码开出发票,而税务机关则直接收到本次消费的具体信息,并通过信用代码的形式关联到相关账户;最后,该使用者则通过数据记录的形式将本次消费记录在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设备实现的信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审批的流程如下:
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使用者需要通过前端的验证,并基于验证结果,发起相关的审批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个人登录前端;
通过账号、秘钥操作登录前端,由前端记录此时个人的相关信息,包括eID数据、姓名数据、生物识别信息数据;
步骤二,前端对发起申请的请求进行数据化处理;
当需要审批的为一份纸件版文件,则通过前端进行图像采集处理,如扫描件输入、照片拍摄;
步骤三,前端将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数据处理,发送的数据包括步骤一完成的请求数据和相关前端使用者的个人账号数据;
以上数据分别通过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
在数据化处理的过程中,以防篡改的方式添加时间戳数据;采用中央处置的方法,由云端统一产生正确的时间戳数据,并嵌入在前端发起的数据之中;
步骤四,云端进行数据包处理;
数据包处理包括如下:
4.1、云端对请求数据和个人账号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其合法性;
比对步骤为:通过云端数据库进行个人账号数据分析,确认该个人账号数据中的个人信息和使用的前端编号信息,确认该个人信息在本次信息发送时间T1时刻,该前端编号信息与个人信息是否匹配;一旦这个数据不匹配,则确认该个人是非法使用状态;一旦数据匹配,确认该次使用是合法状态,并进入下一步骤;
4.2、云端将个人账号数据写入到请求数据;
4.3、云端提取此时的时间数据,并产生时间戳数据;
4.4、云端将时间戳数据以一定的防篡改算法写入到请求数据中;
步骤五,云端匹配数据包的审批端;
5.1、云端通过请求数据读取云端数据库内的数据列表,并匹配到相关的审批端;当请求数据为财务付款数据,则根据付款的金额、收款方信息匹配付款信息产生的合同信息,读取本方合同签订人信息并赋予审批权限1,读取本方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并赋予审批权限2,读取财务审批人员信息并赋予审批权限3;
5.2、云端自动匹配所述审批权限1、审批权限2以及审批权限3所关联的所有审批端;
步骤六,云端将请求信息发送到相关的审批端,并以1、2、3的顺序进行依次审批;
在审批的过程中:
6.1、每个审批端的操作人员通过个人信息登录审批端;
6.2、审批端记录审批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为eID数据、二维码或者真实姓名一切可以表达该人员唯一的身份信息的数据;
6.3、该审批端做出相关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反馈到前端;
该审批过程中,1、2、3中出现任意一个不通过的选择,即提示本次审批失败;
6.4、任何审批端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未做出应答,即使其未在线状态,则由云端选择替换方案进行进一步审批;
6.4.1、对审批权限1、2、3进行下属权限分配,在权限1中,对权限的分配进行再分配,负责人为A类权限,相关实施人员为B类权限,在A类权限缺失的情况下,云端主动分配B类权限,B类权限采用若干人同时审批的模式进行,当有10个B类权限审批端中时,必须满足3个B类权限同时进行审批的标准,本次审批端的选取采用随机分配的模式进行;
6.4.1.1、云端发出审批请求,每个B类权限审批端接收到审批请求之后,分别产生随机数进行相互交换,并由每个B类审批端求取排列分别为前三位的随机数,并将该三个随机数对应的B类审批端定为本次审批的三个审批端;
6.4.1.2、三个B类权限审批端进行审批,只要任意一个审批端审批不通过,则此次审批结果均为拒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金钱,未经胡金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3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