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传感数据挖掘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6138.9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0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娟;程琳;刘香荣;饶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06;F17D5/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刘东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传感 数据 挖掘 输气管道 泄漏 检测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数据挖掘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步骤1、沿管道铺设的探测光缆,感知和采集各空间点上的声波/振动信号;
步骤2、基于构建好的典型事件数据库构建关联规则分类器;
步骤3、对构建好的关联规则分类器对声波/振动信号进行在线识别和分类,若出现新的未知事件,更新典型事件数据库;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基于输气管道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件类型,分别构建不同类型事件的样本数据库;
步骤2.2、对样本数据库中的每条数据记录,进行信号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
步骤2.3、对提取和选择后得到的优化特征矩阵及不同类型事件标签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将二值化处理后的结果进行拼接,得到二值化训练集;
步骤2.4、基于二值化特征训练集进行关联分析并构建关联规则分类器;
所述步骤2.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1、对某空间点内采集的时间序列进行分帧处理,将每一帧时间信号作为一条数据记录放在样本数据库中;
步骤2.12、根据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件类型对每条数据记录分别进行标注,构建不同类型事件的样本数据库;
所述步骤2.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21、对每条数据记录提取N1阶Mel频率倒谱系数;
步骤2.22、对每条数据记录提取N2阶AR模型系数;
步骤2.23、将步骤2.21和步骤2.22提取的特征值合并进行特征选择;
所述步骤2.23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2.21提取的C={C(i),i=1,2,…N1}和步骤2.22提取的A={A(j),j=1,2,…,N2}特征值合并,构成每条数据记录的N*维特征向量{F(l),l=1,2,…,N*}={C(i),A(j),(i=1,2,…,N1,j=1,2,…,N2)},对样本数据库中的Cnum条数据记录,都分别进行以上特征值提取的操作,得到典型泄漏事件训练数据的特征矩阵F={F(c)(l),(c=1,2,…,Cnum,l=1,2,…,N*)},特征矩阵F中的行代表数据记录序数,列代表特征维数;
对特征矩阵F={F(c)(l),(c=1,2,…,Cnum,l=1,2,…,N*)}中的每一个特征列Fl={Fl(c),c=1,2,…,Cnum},分别按照:(Fl(c)-min(Fl))/(max(Fl)-min(Fl))进行最大/最小规范化,得到N*维取值在0-1范围内的特征列Fl′={Fl′(c),c=1,2,…,Cnum},然后求其方差其中Fsev是该列特征的平均值对每一个特征列的方差值FTl(l=1,2,…,N*)从大到小排序,选取其中方差较大的前N个特征,0N≤N*,所选特征在原特征矩阵F中的对应列的标号{n1,n2,…nN}∈{1,2,…,N*},删除原特征矩阵F中未选择的特征列,得到一个Cnum×N维的优化特征矩阵Fs={Fs(c)(n),(c=1,2,…,Cnum,n=1,2,…,N)};
所述步骤2.3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31、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选取的特征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具体如下:
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提取和选择后的特征矩阵Fs={Fs(c)(n),(c=1,2,…,Cnum,n=1,2,…,N)}转换成二值化特征矩阵FA={FA(c)(n),(c=1,2,…,Cnum,n=1,2,…,N)},具体操作如下:将某一列的特征值Fs(:,n)={Fs(c)(n),(c=1,2,…,Cnum)}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为两堆,每一堆各有一个中心点,较大的中心点的值为big(n),较小中心点的值为sma(n),与当前特征值Fs(c)(n)比较大小,若|Fs(c)(n)-big(n)||Fs(c)(n)-sma(n)|,则令FA(c)(n)=1,反之则令FA(c)(n)=0;另设一个与FA取值相反的二值化特征矩阵后续关联规则挖掘时将综合两组二值化特征矩阵的分析结果;将二值化特征矩阵的每一列,作为后续数据挖掘事务的一项,记为:feature(n),n=1,2,…,N;另外,保存特征矩阵Fs的N对特征聚类中心点{Cen(n)={big(n),sma(n)},n=1,2,…,N},作为后续在线检测和识别时的特征二值化参考依据;
步骤2.32、对不同类型事件标签进行二值化处理,具体如下:
将V类事件分别表示为一个V位的二值化数值,若当前数据记录c为第β类,则第β位为1,其余都为0;以此类推,Cnum条样本记录的事件类型标注将转化为一个Cnum×V的二值矩阵,最终得到二值化事件标签矩阵LCnum×V;
将二值化事件标签矩阵的每一列,也作为后续数据挖掘的一项,记为:label(β),β=1,2,…,V;
步骤2.33、拼接特征矩阵与事件标签矩阵,具体如下:
将记为feature(n),n=1,2,…,N的特征列与记为label(β),β=1,2,…,V的事件标签列拼接,对已有的两个取值相反的二值化特征矩阵FACnum×N和FBCnum×N,分别与二值化事件标签矩阵LCnum×V对应拼接,得到两个包含特征列和事件标签的二值化训练集:FA′Cnum×(N+V),FB′Cnum×(N+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61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