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8149.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封伟;阎清海;冯奕钰;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4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四氧化三钴 泡沫镍 导电高分子 一体化电极 聚吡咯 电极 放电 钴盐 泡沫镍电极材料 电化学工作站 循环伏安测试 存储和使用 电化学沉积 循环充放电 循环稳定性 电极材料 氢氧化钴 比容量 表面层 传统的 中间层 衬底 后比 煅烧 | ||
1.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泡沫镍、四氧化三钴和聚吡咯组成,其中通过电沉积方法在泡沫镍上沉积Co(OH)2并通过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再恒电位反应以制备聚吡咯纳米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泡沫镍的孔隙率为60%-98%,孔径为0.1mm-10mm,体积密度为0.1-0.8g/cm3,优选孔隙率为70%-90%,孔径为3mm-8mm,体积密度为0.3-0.6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四氧化三钴厚度为3—8μm,聚吡咯厚度为3—5μm。
4.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在泡沫镍上沉积氢氧化钴,以形成氢氧化钴—泡沫镍电极
将泡沫镍作为工作电极并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形成三电极体系,选择恒电位极化,以在泡沫镍结构上电沉积氢氧化钴,电沉积溶液为浓度0.04-0.06mol/L的硝酸钴水溶液;选择恒电位极化,将极化电位设为-0.1V,极化时间分别取500-2000s;
步骤2,制备四氧化三钴—泡沫镍电极
将步骤1制备的氢氧化钴—泡沫镍电极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煅烧,自室温20—25摄氏度自每分钟1—5摄氏度的速度升温至200-250℃保温煅烧至少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以使氢氧化钴转化为四氧化三钴;
步骤3,制备聚吡咯—四氧化三钴—泡沫镍电极
将步骤2制备的四氧化三钴—泡沫镍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并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形成三电极体系,选择恒电位下进行电沉积,以制备聚吡咯;电沉积溶液为含有吡咯和对甲苯磺酸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浓度为0.2-0.3mol/L,吡咯浓度为0.14-0.15M,对甲苯磺酸(TsOH)浓度为0.02-0.03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选择在电沉积溶液中添加硝酸钠作为增加离子导电能力的试剂,浓度为0.01-0.0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选择恒电位极化,将极化电位设为-0.1V,极化时间为1000—1800s。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配置电沉积溶液,选择磁力搅拌或者机械搅拌15-20min,以分散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自室温20—25摄氏度自每分钟1—2摄氏度的速度升温至220-250℃保温煅烧2-3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恒电位0.8V下反应30-60min,优选30—40min;电沉积结束后取出电极,在烘箱中烘干后称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盐/导电高分子/泡沫镍一体化电极材料在制备电容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1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铝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电容座板组立测试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