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X光影像滤波处理的二级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8804.2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荃;徐心怡;曹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莱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影像 滤波 处理 二级 修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X光影像滤波处理的二级修正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源影像做超低通滤波,制作超低频分量图像;用该图像对源影像做完全减影运算,得到超低频高通图像。其次非线性转换超低频高通图像像素值,获得超低频高通非线性像素图;在超低频高通非线性像素图的引导下对影像做适宜性低通滤波的二级修正。然后计算频率滤波二级修正的较高频分量。最后对源影像用超低频分量图像做部分减影,再利用低频高通非线性像素图和较高频分量做二级修正,获取最终处理后影像。本发明在灰阶度过分漂移的图像区域,根据漂移的强度,适应性地对本地频率过滤的特征频率做二级修正,有效地抑制了灰阶度过分漂移的现象,明显提高了处理后影像的可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X光影像滤波处理的二级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运用医用CR或DR设备摄片时,当患者检查部位较厚的情况下,X射线投影的图像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对影像做频率空间的转换,以增强影像灰阶度的分辨率。但是,经过频率转换处理后的影像,透视率低且有清晰边缘的物体(如金属置换部件、骨头)的外围区域的灰阶度会向更高曝光度一侧过分漂移,在物体周围形成一片黑色区域,造成无法正常观察该区域的影像细节;同时,物体边缘内侧灰阶度会向相反方向过分漂移,在X光影像上造成白色区域,同样降低了图像的可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医学X光影像滤波处理的二级修正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源影像P(i,j)做超低通滤波,制作超低频分量图像F(i,j);
2、用超低频分量图像F(i,j)对源影像P(i,j)做完全减影运算,得到超低频高通图像H(i,j);
3、非线性转换超低频高通图像H(i,j)像素值,压抑弱信号,保留强信号,获得超低频高通非线性像素图L2(i,j);
4、在L2(i,j)的引导下对影像做适宜性低通滤波的二级修正;
5、计算频率滤波二级修正的较高频分量H2(i,j);
6、对源影像P(i,j)用F(i,j)做部分减影,再利用L2(i,j)和H2(i,j)做二级修正,获取最终处理后影像Pf(i,j)。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对影像做深度直流成分抑制后所引起的灰阶度失真,明显提高了处理后影像的质量和可读性。
2、本发明采用了适宜性的手段,可自动适应于广泛的影像曝光条件,无需复杂的人工参数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非线性转换曲线M;
图3:二级修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二级修正法,在影像中原先灰阶度出现过分漂移的部位对特征频率做适宜性调整,从而避免了灰阶度的过分漂移。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是:
1、对源影像P(i,j)做超低通滤波,制作超低频分量图像F(i,j)
用以下小波低通冲击反应函数L(i,j)反复应用于源影像n次,获得超低频分量图像F(i,j),其中i,j为行和列的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莱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莱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