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1354.2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源;刘勇;于丰;王娜;宋晓娜;朱坤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锂离子电池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50/538 | 分类号: | H01M50/538;H01M50/595;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圆柱 锂离子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其在负极集流体的两侧分别预留有多个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负极间隙位,负极间隙位焊接有负极极耳,负极间隙位还贴覆有负极绝缘胶并覆盖负极极耳,负极绝缘胶的两端在负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负极片边缘1~10mm;正极集流体的两侧分别预留有多个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层、且与负极间隙位一一对应的正极间隙位,正极间隙位焊接有正极极耳,正极间隙位与正极活性材料层间贴覆有正极绝缘胶,正极绝缘胶的两端在正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正极片边缘1~10mm。本发明既能够保证电池的功率要求,避免电池极耳位置发生析锂,又能准确判断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隙位对位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移动能源的主要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电站等多个领域。
其中,圆柱型电池一般由钢壳、顶盖、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等组成。目前,商业化圆柱型电池一般为正极耳从顶盖引出,负极耳通过底部焊接与钢壳连接,这种设计存在的瓶颈是只能通过一个极耳引出正负极,如果按原结构采用正负极多极耳引出,必然导致负极耳的对应位置出现正极活性物质,从而导致电池充电析锂,引发安全事故。在商业化的应用中,如果通过改变引出结构或更改其他设备来实现多极耳对位引出,显然从成本和技术要求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投入。此外,相对于18650、26650等商业化圆柱型电池,32650圆柱型电池直径更大,其极片的长度也更长,如果按行业通用的采用单极耳引出,电池的内阻必然很大,在动力电池上应用难以满足高功率和低自耗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电池的功率要求,避免电池极耳位置发生析锂,又能判断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隙位对位情况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其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后沿同一方向卷绕而成,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两侧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两侧分别预留有多个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负极间隙位,所述负极间隙位焊接有负极极耳,所述负极间隙位还贴覆有负极绝缘胶并覆盖所述负极极耳,所述负极绝缘胶的两端在负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负极片边缘1~10mm;
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两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两侧分别预留有多个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层、且与负极间隙位一一对应的正极间隙位,所述正极间隙位焊接有正极极耳,所述正极间隙位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之间还贴覆有正极绝缘胶,所述正极绝缘胶的两端在正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正极片边缘1~10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的优选方案,所述负极绝缘胶的两端在负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负极片边缘1~5mm;所述正极绝缘胶的两端在正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外露正极片边缘1~5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的优选方案,所述负极绝缘胶的两侧在负极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覆盖0.5~5mm的负极活性材料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绝缘胶的两侧在正极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覆盖0.5~5mm的正极活性材料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的优选方案,沿所述电芯卷绕的方向上,所述负极片两侧的负极间隙位的宽度都保持相等。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的优选方案,沿所述电芯卷绕的方向上,所述正极片其中一侧的正极间隙位的宽度保持相等,所述正极片另一侧的正极间隙位的宽度依次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锂离子电池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锂离子电池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