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1617.X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周文杰;黄光文;何柏林;陈创新;陈韩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二次 气尾料 自动 回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管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热管具有导热系数高、均温性好、无需额外能量驱动等优点。故基于热管制作的散热模组常用于电子产品散热,散热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电子产品发热问题。
热管制造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其中包括二次除气(又称定长)工序,该工序是利用沸腾排气原理进一步去除经过一次除气(又称抽真空)工序后热管内部的不凝性气体,进一步提高微热管内部真空度,提升热管的传热性能。如图1所示,二次除气加工过程中,热管一般为竖直放置,热管上部通过封口模具定模与动模两者形成的间隙,底部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热管内部不凝性(遇冷不能凝结)气体受热膨胀且上升,聚集在一次除气封口区和切刀之间的部位;封口动模动作,挤压热管颈部,形成冷焊密封区,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热管的不凝性气体聚集区(简称集气区)会向封口动模方向倾斜,如图1中虚线所示;然后切刀推出,迅速切断封口区以上管材,即尾料,此时不凝性气体也留存在尾料内,因此,通过二次除气能够进一步提升热管内部真空度。实际二次除气加工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若干工站同时进行,空间有限,在切刀切断撞击下尾料容易到处乱飞,不仅难以收集影响设备整洁,而且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稳定的一种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包括控制器、底座、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底座前侧的若干封口单元、通过轴座转动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顶部的两个转轴、连接于两个转轴之间的夹爪气缸连接板、固定在底座左右任一侧面且与相应转轴驱动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的夹爪气缸连接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封口单元一一对应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后侧固定有尾料盒,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控制旋转气缸和夹持机构动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夹爪气缸、夹块、夹爪气缸连接板,所述的夹块安装在所述夹爪气缸的活塞连杆上,所述夹爪气缸均匀固定在所述夹爪气缸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前侧还横跨地固定设置限制夹持机构转动位置的限位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气缸通过旋转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底座左右任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封口单元包括模具安装块、封口定模、封口动模、切刀,所述封口定模通过螺钉锁紧在模具安装块上,位置固定;所述封口动模、切刀为活动安装,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前后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LC,用于控制夹爪气缸和旋转气缸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连接所述尾料盒的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轴的两端通过螺纹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座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能准确,有效地回收二次除气加工后热管的尾料,机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可应用大批量热管制造场合,有效保障生产安全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二次除气加工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的附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二次除气尾料自动回收机构的右视示意图。
图中示出:1-安装板、2-尾料盒、3-轴座、4转轴、5-夹爪气缸连接板、6-夹爪气缸、7-夹块、8-封口单元、9-肋板、10-限位轴、11-旋转气缸安装板、12-旋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挤压工艺
- 下一篇:轮毂电机结合轴传动的自行车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