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1914.4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韦胜;黎琮莹;欧剑聪;莫新强;黄志伟;彭晓春;覃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5300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数据 隧道 照明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当天日期从能耗平台大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天数内的隧道洞外亮度最高值,并以此确定当天照明控制的基本工况,从而计算出当天的照明分级控制的具体亮度分级指标;具体的:根据当天照明控制的基本工况,通过匹配对应的控制策略分级表,来计算当天的照明分级控制的具体亮度分级指标;
根据当天日期从能耗平台大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天数内各个时间点的隧道洞外亮度平均值,并绘制一条曲线,将绘制的曲线与当天的具体亮度分级指标相结合,来确定当天的分时控制策略;
再根据隧道洞外亮度实时修正当天的分时控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采集过去1年以上的隧道洞内外参数和用电设备参数,从而建立能耗平台大数据库;其中,所述隧道洞内外参数包括光照度与车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天照明控制的基本工况包括:
能耗平台数据库中划分了五种基本工况:
基本工况1:L20(S)≤1500;
基本工况2:1500<L20(S)≤2000;
基本工况3:2000<L20(S)≤2500;
基本工况4:2500<L20(S)≤3000;
基本工况5:3000<L20(S)≤3500;
其中的L20(S)表示隧道洞外亮度值;
根据当天日期,从能耗平台数据库中获取往年同日前后15天内以及当天之前30天内每一天的隧道洞外亮度最高值,取这些隧道洞外亮度最高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天最高洞外亮度的预判值,并根据此预判值隶属于基本工况的区间来确定当天照明控制的基本工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天日期从能耗平台大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天数内各个时间点的隧道洞外亮度平均值,并绘制一条曲线,将绘制的曲线与当天的具体亮度分级指标相结合,来确定当天的分时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当天日期从能耗平台大数据库中获取往年同日前后15天内以及当天之前30天内,从0点~23:59分的隧道洞外亮度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利用计算结果中相同的时间点的隧道洞外亮度平均值绘制一条曲线,通过截取当天的具体亮度分级指标所对应亮度曲线上的时间段,来确定当天照明控制的分时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隧道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隧道洞外亮度实时修正当天的分时控制策略包括:
在打开加强照明灯至达到当日最高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在每一个控制策略的执行周期实时分析隧道洞外亮度值,如果隧道洞外亮度实时平均值高于当前控制策略执行周期的亮度范围最高值,则自动执行当天控制工况中对应时间高一级的控制策略;
在达到当日最高控制策略至加强灯全关闭的过程中,在每一个控制策略的执行周期实时分析隧道洞外亮度值,如果隧道洞外亮度实时平均值低于当前控制策略执行周期的亮度范围最低值,则自动执行当天控制工况中对应时间低一级的控制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9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夜间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全彩跑马遥控灯串控制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