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源热泵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2428.4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知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12 | 分类号: | F28G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壳体 滚筒 挡板 出水腔 换热腔 进水腔 地源热泵 供热装置 内部安装 输出轴套 换热管 连接绳 两组 除垢机构 换热效果 内部焊接 市场推广 竖直设置 换热器 水垢 外壁 缠绕 | ||
本发明公开了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一滚筒,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与壳体的外壁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缠绕有连接绳,壳体的内部焊接有两组竖直设置的挡板,两组挡板与壳体的内部构成进水腔、出水腔和换热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位于换热腔的两侧,换热腔的内部安装有多组与挡板连接的换热管,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套设在连接绳上的除垢机构。本发明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可以及时除去换热管中的水垢,使换热器始终保持最佳的换热效果,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源热泵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和传递。地源热泵是利用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的内部设有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将热量进行转换,而在换热器中主要通过水来进行热量传递,水长时间处在换热器中,容易使换热器的换热管中产生水垢,水垢附在管壁内会影响热量的交换,由此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地源热泵供热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与壳体的外壁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缠绕有连接绳,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两组竖直设置的挡板,两组所述挡板与壳体的内部构成进水腔、出水腔和换热腔,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位于换热腔的两侧,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安装有多组与挡板连接的换热管,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套设在连接绳上的除垢机构,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内部安装有多组与壳体的内壁焊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两组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固定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定滑轮,且连接绳绕过定滑轮,所述进水腔的顶部安装有与壳体的外壁连接的进水管,所述出水腔的底部安装有与壳体的外壁连接的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连接块和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缠绕在连接块的外部,所述除垢机构的竖截面为圆形,所述除垢机构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紧密配合,所述除垢机构套接在连接绳上,且连接绳穿过换热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靠近壳体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均与壳体的外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伸出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绳与壳体的壳壁贯通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进水管处开设有进水孔,且进水孔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壳体靠近出水管处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与出水管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安装有驱动电机、滚筒、连接绳、除垢机构、定滑轮和固定板等结构,其中固定板对定滑轮提供支撑,除垢机构安装在连接绳上,连接绳绕过定滑轮,在驱动电机带动滚筒的转动下,从而使连接绳带动除垢机构进行移动,从而进行除垢,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可以及时除去换热管中的水垢,使换热器始终保持最佳的换热效果,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知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知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2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