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2965.9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立;徐泽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22 | 分类号: | C09D5/22;C09D163/00;C09D7/61;C09D7/63;C09K11/06;C09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51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有机 无机 复合 荧光 蒙托土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涂料包括: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20~40wt%;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1~10wt%;有机溶剂,20~40wt%;环氧树脂固化剂,15~40wt%。将所合成的化合物E‑双‑1,2‑{4‑[N,N,N‑三乙基]‑溴代甲烷基]}苯基‑1,2‑二苯乙烯插层改性钠基蒙托土,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然后将其掺杂于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溶液,经高速分散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涂覆于底材,经固化后,直接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图层。根据本发明制得的荧光涂料由于克服了传统荧光涂料的聚集诱导猝灭效应,其固化涂层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由于有机‑无机复合蒙托土的片层结构,使得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荧光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漆是一种颜色特鲜艳的快干磁漆,荧光漆以日光荧光颜料着色,亮度可达一般油漆的三倍左右,是其他油漆无法比拟的,同时颜色特别鲜艳、色纯度高。荧光漆所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宽,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所加入的荧光粉的种类来改变。荧光漆的操作简单,工艺可以有据可循;但缺陷在于材料的机械性能总体不佳,且掺杂的无机荧光粉末易脱落。为克服这一缺陷,课使用有机荧光染料,但传统的有机荧光材料,其虽在溶液状态下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但在固态状态下荧光特性急剧下降甚至消失。这一现象受其分子结构所决定影响:荧光分子一般都具有大共轭公平面的分子结构,导致分子之间具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即π-π堆叠(类似于H-聚集体作用),所产生的分子内部电子跃迁偶极矩现象导致当其处于聚集状态时(固体状态或分散于劣溶剂中),激发基团能够在荧光分子之间形成,这通常会导致激发能量以非辐射的形式耗散,荧光分子所发出的荧光会红移且强度减弱,这个现象称为聚集诱导猝灭效应。
有鉴于此,为克服传统荧光漆的缺陷,可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出发,合成有机-无机杂化的复合荧光粉末,将其有效掺杂于树脂中,制备荧光涂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摒除掺杂传统无机荧光粉末与有机荧光染料所带来的缺陷,从而得到荧光性质良好的荧光涂料。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掺杂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荧光涂料的原料包括:
优选的是,所述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41~0.44eq/100g。
优选的是,制备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的原料包括:E-双-1,2- 溴代甲烷基苯基-1,2-二苯乙烯、三乙胺、及钠基蒙托土。
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将E-双-1,2-溴代甲烷基苯基-1,2-二苯乙烯与三乙胺按照1: 2摩尔比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混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01g/ml~0.1g/ml,混合物溶解均匀后,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12~36小时,将得到的结晶物经过离心分离,并用四氢呋喃洗涤3~5次,得到E-双-1,2-{4-[N,N,N- 三乙基]-溴代甲烷基]}苯基-1,2-二苯乙烯;
步骤二,将制得的E-双-1,2-{4-[N,N,N-三乙基]-溴代甲烷基]}苯基-1,2- 二苯乙烯与钠基蒙托土按照质量比范围1:1~1:4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升温至 40℃~60℃,搅拌下反应1~5小时,产物经高速离心分离,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5遍,然后再在40℃~80℃下抽真空干燥12~24小时,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荧光蒙托土。
优选的是,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四氢呋喃、二甲苯、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2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雾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