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实验中插管用导管、输注给药装置及动物试验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3088.7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柳力;刘书宏;田良涛;易凤炎;周锋;曾弦;王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朗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2;A61M25/04;A61D7/00;A61D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4 | 代理人: | 张炳楠;谢蓉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动物试验模型 给药装置 插管 输注 动物实验 中插管 动物伦理学 准确度 采样过程 持续给药 导管结构 动物模型 多次取样 清醒状态 时间缩短 制造成本 给药量 可控制 取样量 背件 给药 取样 成功率 损伤 应用 制造 生产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实验中插管用导管;还提供一种输注给药装置及动物试验模型和一种给药和取样的方法,所述动物试验模型包括动物模型,导管和输注给药装置。所述插管用导管具有如下优势: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测试结果准确度高;结构及尺寸经充分设计,无法被动物撕咬到,避免脱落。本发明的导管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材料易得,制造成本较低,且无需背件,便于普及应用,采用本发明的导管进行插管,插管成功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符合国际上遵循的“3R”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实验中插管用导管、输注给药装置及动物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大鼠是生物学、医学科研和教学中较理想而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常用于药物研究中。在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常需要对动物不同部位给药后,通过对目标部位取样检测,观测药物在其体内代谢情况,特别是检测血液指标。静脉给药研究在药物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实验一般历时几周甚至几个月,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尾静脉推注给药或股静脉插管给药。其中,尾静脉推注给药为一次性给药,一般给药时间约30s,当药物剂量大或毒性较大时,容易致死,且无法实现持续给药,从而无法进行药物代谢的持续研究;股静脉插管给药实现了持续输注给药,但由于股静脉给药管道比较长,容易在输注管内形成血栓,导致给药失败。
采血是大鼠实验中经常运用的实验技术。若采血量不足或发生溶血,将直接影响血液指标的检测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
目前,大鼠采血方法主要有尾尖采血、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和心脏穿刺采血,常规取血方法分为生取和麻醉取血,生取即在非麻醉状态下取血。生取取血过程中,往往因大鼠激烈挣扎产生应激反应,伴随应激反应出现许多生化和生理改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麻醉取血一般采用乙醚麻醉,取血过程引入了其他物质,影响测试结果。且上述取血方法还存在对动物损伤大、不符合动物伦理学,取血量不容易控制,取血速度较慢等问题。
大鼠颈外静脉插管采血的方法,能使大鼠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下取血,且无麻醉后的麻醉剂影响,在生理、生化及药理实验中的实验数据更有效、合理。为了能够在数天、甚至数十天内反复给药或取血,许多实验在动物身上建立了长期的静脉通道,在动物正常活动时进行给药及采血等操作。目前,动物插管实验所用导管分为背心式或无背心式两种,其中无背心式容易被动物之间互相撕咬,导致导管脱落;而背心式可以有效防止动物之间撕咬导致导管脱落,但其价格昂贵,对于长期实验来说,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10202855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静脉自身给药颈静脉插管,但其背部的垫片缝于皮下,创面大,易感染,对大鼠伤害大。目前,市场销售的插管用导管多为进口成品,价格高昂,且设计不合理,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迫切需要开发出设计合理、成本低的导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动物损伤大、取血量不容易控制、无法定时定量多次取样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物实验中插管用导管,其可通过三点固定法将导管固定在动物上,既能防止脱落,又能达到持续研究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实验中插管用导管,包括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软管表面的三个固定点。
根据本发明,所述软管包括楔口端和平口端,沿着软管的楔口端至平口端依次设置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平口端还设有导管塞,所述导管塞直径略大于平口端内径,所述导管塞可塞入所述平口端内,并密封软管。
根据本发明,所述楔口端的楔口角度约25~45°,优选为25~35°,更优选为30°。
根据本发明,所述固定点为水滴状或球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点外径为软管外径的1.1~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朗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朗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眠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冠脉溶血栓的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