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5008.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杰;熊柳;姜岁岁;卢浩;李曼;赵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4 | 分类号: | C12N9/24;C12N9/98;C08B30/12;C08B3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晓娟;刘晓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淀粉酶 活性 方法 | ||
1.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溶剂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并且用其作为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材料,其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反溶剂法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
向糊化淀粉乳中逐滴加入四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滴完后搅拌3-5h,悬浊液离心后,冷冻干燥;
(2)低活性α-淀粉酶的制备:
称取淀粉纳米颗粒溶于磷酸缓冲溶液中,淀粉纳米颗粒与磷酸缓冲溶液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0mg:50mL,超声2-4min分散均匀;再加入等体积0.5mg/mL的α-淀粉酶,搅拌形成淀粉纳米颗粒/α-淀粉酶复合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糊化淀粉乳为蜡质玉米淀粉和pH为5的磷酸缓冲溶液按照质量g/体积mL比为1:100搅拌均匀后沸水浴糊化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淀粉纳米颗粒在冷冻干燥前,将得到的淀粉纳米颗粒用蒸馏水水洗3-5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控制转速为200-500rpm/min搅拌0.5-2.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α-淀粉酶的活性菌抑制率为2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50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