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5951.2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0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严飞;尹婷;王子建;韩赛飞;范本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3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高锡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运行 噪音 电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包括箱壳、电容器芯子和降噪板。电容器芯子位于箱壳内、降噪板位于电容器芯子四周,箱壳的底层和侧壁;降噪板采用声子晶体处理降低电容器噪声污染。降噪板是在环氧树脂板基板中嵌入声子晶体晶胞,每个声子晶体晶胞由金属球振子和硅橡胶包覆体构成。振子对电容器噪声进行能量消耗,减轻噪音污染,基板可起到隔声作用,适用于电容器噪声污染处理,该声子晶体降噪性能高,能有效降低电容器噪声。由于声子晶体的特殊结构,对电容器噪声改善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子晶体降噪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低噪音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不断投入与研发,越来越多的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建设,其中电力电容器是直流输电过程中进行滤波和无功补偿的重要设备,电容器装置在工作过程产生的噪声使人们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对人体的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滤波器的可听噪声污染是高压、特高压换流站的共性问题,因此,研究电容器降噪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电容器由芯子、液体介质、箱壳、引线及绝缘套管组成,其中,电容器芯子由聚丙烯薄膜与铝箔绕成电容、再通过串、并联组成、由电极通过套管引出接线、再装入箱壳后经真空处理浸渍液体介质制成。对电容器元件进行受力分析后发现,由于电容器元件结构为扁平状,将电容器元件上电场力的作用等效为两平行板的电场力的作用。工作时,两极板基本平行,除了作用在电容器顶部与底部两块极板的电场力不能相互抵消外,其余中间极板的电场力正好相互抵消。电容器元件受电场力的作用产生振动,且作用力方向与电容器底部垂直,因此电容器的底部与顶部是振动最显著的部位,导致电容器的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目前,电容器噪声治理措施中主要分成隔声、消声降噪,减振降噪与换流站整体布局优化降噪四类。
隔声、消声降噪措施:隔声、消声降噪是治理噪声污染常用的被动措施。对于电容器噪声治理通常采用电容器单元底部方向加隔声腔与吸声微穿孔板,这两种方法都使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复杂化,且不利于电容器工作时散热,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不能得到普及。基于微穿孔板的吸声方法,针对电容器的特定频率噪声具有良好的效果,若安装双层微穿孔板,则吸收噪声的频带向低频转移。该措施的主要缺点是:微穿孔板必须针对特定电容器的噪声频带设计。
减振降噪措施:通过减振来降噪是从本质上解决噪声问题的方法,由于电容器功能的要求与结构限制,现阶段还没有稳定成型的电容器减振方法。
声子晶体减振降噪的原理: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禁带的周期性结构,类比光子晶体的概念,声子晶体被定义是一种新型人工编织周期性功能材料,同样具有类似光子禁带的带隙特性。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是参照天然晶体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周期性结构排列。所谓禁带或带隙,实际是指一个频率范围,由于声子晶体内部结构对该范围内对应的弹性波的调控作用而被禁止在结构中传播,而其他频率范围对应的弹性波却不受声子晶体内部结构的作用,能继续向前传播。根据弹性波传播是否具有方向性,带隙可分为不完全带隙和完全带隙。不完全带隙是指特定方向的弹性波可以在结构中传播,而相同频率范围内其他方向的弹性波却不能传播,也就是说这类带隙具有方向性,故称其为方向带隙。而完全带隙不具有方向性,全部方向的弹性波将难以在此类结构中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箱壳、电容器芯子和降噪板,其中,电容器芯子位于箱壳内、降噪板位于箱壳的底层和侧壁;所述降噪板是在基板中嵌入声子晶体晶胞,每个声子晶体晶胞由振子和包覆体构成。
上述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所述包覆体为硅橡胶,所述振子为金属球,所述基板为环氧树脂板。
上述具有较低运行噪音的电容器,所述振子为2mm-10mm的金属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5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