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7815.7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潼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元围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3/00 | 分类号: | A63F3/00;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围棋 子干法 生产工艺 | ||
一种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包括造粒、模具成型、烧制、整形抛磨和检测五个过程;本发明所述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不仅将双面凸围棋子的生产机械化,而且通过本发明中模具的压制,每个棋子的大小、形状、同心度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产出来的棋胚大小形状一致,由于该模具是多模结构,可以同时生产多个围棋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棋子生产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已知的,棋子的形状基本是两种,叫做单面凸和双面凸。随着围棋的发展及普及,围棋子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化活动用品,而更多的是当做工艺品被玩家使用及收藏。单面凸是中国大陆通用的,也是“中国规则”下最常用的,此种棋子一面平一面凸,平面落棋盘,虽然稳定性高,但是这种棋子偏扁薄,不仅弈时不便拿取和收拣、打子声音大易碎和形成噪音等缺点,而且因为棋型扁薄,在使用时也容易摔落破碎。
双面凸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棋型,其手感好、重量适中、市场潜力巨大,因为双面凸围棋以唐代传至日本后,日本沿用了此种棋型,目前,在日本围棋中使用,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除中国外,世界用围棋均是由日本销售推广,所以除中国外世界各地都是用双面凸围棋子。中国台湾的应氏围棋也是用双面凸,而且还有专门的装棋工具,棋子数量在装棋工具里,180枚少一个就马上发现,而且还有专用的应氏围棋比赛规则。目前日本和欧美各国所用的围棋子,绝大多数是日本生产的双面凸棋子,双面凸围棋子无论是打子、拿取和收拣,在使用时的手感都远远优于单面凸棋子,在近年更是受到玩家的喜爱。
目前双面凸围棋子的生产成型工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材料机械切削的冷加工法加工,这种方法多是人工与机械结合进行加工,一次只能加工一粒,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都比较高,不易大规模的生产。另一种方法是凸凹模挤压成型法,但是由于棋子的上下两面均为凸起面,对棋子的成型和脱模的工艺要求非常高,目前尚未在现有技术中找到有效的规整成型和脱模工艺。
申请号为200410060485的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精瓷围棋及其干法生产工艺》,该专利公开了的是一种单面凸精瓷围棋的制备工艺,公开了磨粉、模具压制、烧制等工艺过程,但是对于双面凸棋子及多模生产的的生产工艺未作说明。
申请号为87102491.8的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双面凸围棋子成型工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凸结构的围棋子成型工艺,是根据围棋子的上弧表面弧度,用石墨制作同一弧度的凹形模,是将液体熔料滴在凹型弧面模内形成下面凸起的围棋子,而上凸面是靠液体熔料冷却时自然形成的表面,这种制备工艺虽然其凹形模是按照自然成型的上凸面制作而成的,但是每个棋子在的熔料在上表面没有磨具的情况下,每次生产棋子成型的冷却环境会有差异,依靠自然冷却形成的表面是具有极不确定性的,而双面凸围棋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两个凸面的一致性是具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做到弧度相同,同心度高,否则严重影响到使用状态。
该发明公开的成型工艺,一是由于窑温及配料的不同,会造成成品品质的不同,因为液体熔料依靠人工用工具接触玻璃水,滴在模具中,液体熔液自然滴下,大小不一;另外,由于玻璃水的温度很高,玻璃水的温度不能稳定,会导致玻璃水液体的粘度不同,在窑温和室温的影响下,成品在模具中,冷却时间不同,自然张力会造成成品发生炸裂的情况发生。因此,该方法效率低,耗能高,不易成型,成品的大小厚薄不一,成品率极低。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双面凸围棋子机械切削的冷加工法加工成本高、无法大批量生产,凹模压铸成型法加工脱模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采用上下模多模模压成型的制备工艺,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工艺,实现大批量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双面凸棋子上下凸面的弧度一致、外形规整、同心度高,可进行大规模连续的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双面凸围棋子干法生产工艺,包括造粒、模具成型、烧制、整形抛磨和检测五个过程;
所述造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元围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元围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