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钻测井的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8298.5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于华;苏波;姚亚彬;虞兵;袁龙;廖茂杰;崔式涛;李震;高衍武;鲁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水平 井水 解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测井的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方法,包括:首先利用区块已试油的水平井测井资料,读取水平段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复测电阻率;然后构建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分别计算Q值及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比值R;依据试油结论分系列建立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与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比值R交会图,确定油层、低水淹层、中水淹层、高水淹层(或水层)界限区域;对一口新钻水平井流体性质进行判别。本发明实现了不考虑电阻率绝对值的大小,通过扩大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之间的侵入差异来判别流体性质,降低了储层各向异性、围压、环境等因素对水平井电阻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水平井流体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中的负责油气藏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随钻测井的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方法。
背景技术
储层所含流体性质是测井解释评价的重要内容,通常储层流体性质的评价主要通过电法测井,一般情况下利用储层电阻率值的大小判断流体性质,即
式中:RT为储层电阻率;RO为区域油层电阻率下限值;RW为区域水层电阻率上限值。
水淹层流体性质的判断一般也是依据储层电阻率值的大小判断,同时衍生出一些基于储层电阻率计算出来的特征参数,例如:通过阿尔奇公式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利用含水饱和度大小判断水淹层;在含水饱和度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方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油水粘度等参数计算储层产水率及驱油效率来判断水淹层,这些方法都是利用电阻率绝对值的大小。
由于在水平井中测量电阻率受到储层各向异性、围岩等影响,导致测量电阻率不能准确反映流体性质,利用以上方法判断的水平井流体性质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无法准确识别水平井水淹层,致使测井解释的可信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随钻测井的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方法,不依据电阻率绝对值的大小,通过扩大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之间的侵入差异来判别流体性质,降低了储层各向异性、围压、环境等因素对水平井电阻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水平井流体性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随钻测井的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首先利用区块已试油的水平井测井资料,读取水平段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复测电阻率;
步骤102,构建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利用获取到的试油井水平段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复测电阻率,分别计算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及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比值R;
步骤103,依据试油结论分系列建立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与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比值R交会图,并在交会图上确定油层、低水淹层、中水淹层、高水淹层(或水层)界限区域;
步骤104,对于待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新井,利用其水平井随钻测井资料分别计算Q值与R值,再结合步骤103得到油层、低水淹层、中水淹层、高水淹层或水层界限区域判断目的层流体性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1,收集区域内进行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的水平测井资料,并且是经过试油验证的储层,获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位的电阻率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位是指包含油层、低水淹层、中水淹层、高水淹层(或水层)的若干层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2,随钻电阻率侵入特征因子Q值与随钻实时电阻率与划眼电阻率比值R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8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测烟气循环烧结质-热耦合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 下一篇:监测生物过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