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8788.5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钢;蔡沛沛;刘福平;刘宏江;蔡志红;张碧波;曾燕;焦均志;林业伟;黄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1/00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ti sr 复合 中间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Al‑5Ti‑B合金熔化成合金熔体,保持合金熔体的温度为780~870℃,除气除渣;将工业纯锶或Al‑10Sr合金加入合金熔体中,搅拌、除气,当H2含量不大于2μL/g时,将熔体浇铸、挤压,得到线材。本发明制备的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使用时添加元素Ti、B和Sr的利用率高;合金细化变质效果好;细化变质工艺易控制,其工艺比现有生产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线材简化;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特点。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所述复合中间合金在制备片状铝钎料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中间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尤其是一种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十年,中国“人口红利”逐渐耗尽,用工缺口不断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生产企业对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因此,当今厨具和小家电制造等用工较多行业的共性问题就是如何使铝-铝合金或(并)铝-不锈钢的焊接实现智能化钎焊。
片状铝钎料代替传统的粉状铝钎料,用于钎焊电热水壶发热盘组件中的纯铝板-不锈钢碟片,彻底解决粉状铝钎料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时,通过机械手实现片状铝钎料智能加料,为电热水壶发热盘的智能化布料钎焊奠定基础。此外,片状铝钎料还具有氧化皮少、钎剂需求少,以及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在同等钎焊条件下,其用量会降低;并且还可省去焊件后续的喷砂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铝钎料(BAl90Si)为亚共晶合金。其晶粒粗大,热机械加工性能差,难以轧制成高精度片状铝钎料,需要进行晶粒细化。使用A1-5Ti-lB中间合金细化剂或在熔体中添加含Ti、B、Zr的盐等方法都不能显著地细化铝钎料晶粒,提高其机械加工性能。因此研制具有细化和变质双重作用的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成为本发明的重点,并将其有效应用于细化变质Al90Si合金钎料。
现有的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为了减少其用量,Sr含量的质量百分数通常为5.0~20.0%。Sr含量越高,越有可能使Sr与B结合成化合物(如SrB6),降低其变质效果;同时Sr含量较高细化变质工艺不易控制。
现有制备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的技术:采用Ti、B碱金属氟化物粉作为Ti、B添加元素的原料。先熔化Al锭,并将Al熔体在730℃左右倒入中频炉,将Al熔体升温到750~850℃时,向强烈搅拌的熔体添加按特定比例混合均匀的K2TiF6和KBF4原料,一定时间后再加余下的原料,K2TiF6和KBF4与Al熔体充分反应使熔体获得所需的Ti和B。之后熔体经除气清渣,调至适当温度,添加Sr元素。添加Sr的方法主要有:采用Al-Sr合金和工业纯Sr二种方法,不同添加方法,熔体温度不同,Sr的收得率也不同。加Sr后的熔体除气合格后,浇注挤压制成复合中间合金线材。
现有制备Al-Ti-B-Sr复合中间合金的技术采用K2TiF6和KBF4粉末作为Ti、B元素的添加原料。这些氟盐添加到温度为750~850℃Al熔体中,会产生剧烈的挥发,降低Ti、B元素的收得率,并造成环境污染。反应产生的熔渣和高温氧化产物等也难于从熔体去除,影响熔体纯净度。此外,熔融氟盐与Al熔体存密度差,氟熔盐熔体漂浮在Al熔体上,反应发生在两熔体分界面,使TiB2相的生长过程难于控制,生成的TiB2相尺寸偏大将带来严重的硼化物偏聚。
为了减少中间合金的添加量通常采用Al-20Sr合金作Sr的添加原料,该合金的熔化温度较高,需将Al熔体温度加到850~900℃时才能将其熔化,加大Al熔体的氧化烧损程度。若用工业纯锶作Sr的添加原料,锶的化学性质活泼,加入到Al熔体中的收得率底,加料工艺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8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镁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钨含量钨铜合金炉头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