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水不洒保温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9072.7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平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水 保温瓶 | ||
技术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涉及到机械、塑铸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很多的家庭的保温瓶在冲开水时总是不断的洒水在地面上,长期使用于热水打交道,底座变形,底座下垂造成内胆即保温瓶口脱离保温瓶外壳上口,导致冲开水时由于此处不严紧,出现大量的水向外流出。给地面造成极大的危害不说,给室内的卫生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尤其是在接人待物时会让人在客人面前很尴尬,为了不洒水,保证室内卫生,体面接待客人,为此我们发明一种不会洒水的冲水不洒保温瓶。
发明内容: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保温瓶,保温瓶盖,保温瓶外壳,保温瓶口部外翻向下、截面形成钩状,保温瓶盖内设置一个套、套的下口内翻向上、截面形成钩状的结构合理,设计科学,塑铸容易,使用不洒水,不会变形,美观大方的冲水不洒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把手(1)设置在保温瓶外壳(7)一侧中上部,上盖(2)内设置一个内套(11)螺装在保温瓶外壳(7)上部,顶盖(3)螺装在上盖(2)上边,出水口(5)设置在上盖(2)一侧,盖合片(4)装在出水口(5)面,弧形肩(6)设置在保温瓶外壳(7)上中部,保温瓶(8)装在保温瓶外壳(7)内的托梁(9)上。托梁(9)设置为防垂上拱形。外翻向下、截面形成钩状(10)设置在保温瓶口部外侧。内翻向上、截面形成钩状(12)设置在内套(11)下边。盖合片安装孔(13)设置在出水口(5)后侧上部。盖合轴(14)两端装在安装孔(13)内。
附图说明:附图1是冲水不洒保温瓶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保温瓶侧面图。附图3是保温瓶外壳接狗狗示意图。附图4是内套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上盖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出水口结构试图。附图7是保温瓶外壳(7)、保温瓶(8)相互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把手(1)设置在保温瓶外壳(7)一侧中上部,上盖(2)内设置一个内套(11)螺装在保温瓶外壳(7)上部,顶盖(3)螺装在上盖(2)上边,出水口(5)设置在上盖(2)一侧,盖合片(4)装在出水口(5)面,弧形肩(6)设置在保温瓶外壳(7)上中部,保温瓶(8)装在保温瓶外壳(7)内的托梁(9)上。用以上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冲水不洒保温瓶。托梁(9)设置为防垂上拱形,拱形可以抵消来自上部的压力,为此使用拱形托梁。外翻向下、截面形成钩状(10)设置在保温瓶口部外侧;内翻向上、截面形成钩状(12)设置在内套(11)下边,上述两者配合才能互相钩挂,保温瓶(8)、保温瓶外壳(7)两者的上口不存在间隙,所以不会洒水。盖合片安装孔(13)设置在出水口(5)后侧上部;盖合轴(14)两端装在安装孔(13)内,两者配合出水时盖合片(4)会自动张开,不出水会自动合拢。从以上技术可以看得出外翻向下、截面形成钩状(10),内翻向上、截面形成钩状(12),托梁(9)三者起到不洒水的主要作用。外翻向下、截面形成钩状(10),内翻向上、截面形成钩状(12),极大地减少了托梁(9)压力。托梁(9)几乎不存在压力。此发明将原来产品的压力留在托梁上。现在的发明把压力移到了保温瓶外壳(7)即上盖(2)内设置一个内套(11)上,最终承受压力的还是保温瓶外壳(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平,未经张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9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