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0039.6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慧;陈国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慧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小管内 引流 扩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指患者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将持续死亡,同时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正常人的眼压为10~21mmHg,超过24mmHg为病理现象。眼压增高持续时间愈久,视功能损害愈严重;青光眼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而粘小管以及小梁网是房水流出障碍的主要阻力部位。
目前其中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小梁切除术的原理是通过人为造瘘的方式实现房水的外引流,从而降低眼压;但这种手术方式不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且术后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几率高,如眼压波动幅度大、并发性白内障、和术后滤过泡疤痕化导致手术失败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重新恢复粘小管和小梁网的生理流出途径,从而有效而平稳的降低眼内压,并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包括房水内引流管和粘小管扩张管;所述粘小管扩张管外壁包裹有一薄膜层且截面呈有一开口的圆环形,所述薄膜层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粘小管扩张管具有张力且在所述薄膜层降解后能够扩张至并保持截面呈C型,所述粘小管扩张管管壁上设置有渗液孔;所述房水内引流管一端能够置于所述粘小管扩张管内。
优选地,所述粘小管扩张管外壁还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位于所述粘小管外壁与所述薄膜层之间,所述涂层的材料为类固醇药物和抗代谢药物。
优选地,所述薄膜层呈圆柱形,且一端设置为盲端。
优选地,所述房水引流管另一端置于前房。
优选地,所述房水内引流管呈L型,所述房水内引流管的总长度为5cm、内径为0.5mm,管壁厚度为0.2mm。
优选地,所述粘小管扩张管的长度为10cm,管壁厚度为0.3-0.4mm,所述渗液孔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粘小管扩张管管壁上;所述渗液孔的孔径为0.2mm以上。
优选地,所述房水内引流管和所述粘小管扩张管均由人体生物学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房水内引流管的材料为硅胶。
优选地,所述粘小管扩张管的材料为硅胶或硅海绵。
优选地,所述薄膜层的材料为聚羟基乙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本发明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采用内引流的方式能够使房水绕过小梁网而直接进入粘小管,为房水流出提供了一个新的内引流途径,避免了外引流手术而导致的术后并发症、滤过泡疤痕化等问题,且这一内引流途径对眼球的正常生理结构破坏小,能够使术后的眼压波动的过程保持平稳,也为日后患者再进行其它手术最大程度上预留了空间;粘小管扩张管在植入前由于薄膜层的包裹而闭合、管径被压缩至1mm内,从而极大地方便了手术人员将粘小管扩张管植入粘小管中;而薄膜层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能够使薄膜层自动被人体降解,省去了再将薄膜层取出的步骤,而薄膜层的取出是非常困难的,取出薄膜层非常容易造成粘小管内皮的损伤而导致手术失败;粘小管扩张管在自身张力作用下能够扩张至并保持截面呈C型,即粘小管扩张管有一个侧流口,使侧流口朝向前房,使前房处的房水还能够通过侧流口流入粘小管扩张管中,而粘小管扩张管管壁上大量的渗液孔的设计能够使房水快速流出,从而提高了房水的流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中粘小管扩张管未包裹薄膜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中粘小管扩张管包裹薄膜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中房水内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粘小管扩张管,101-渗液孔,2-薄膜层,3-房水内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慧,未经陈慧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真空变压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改善脚踝内侧压力和抗菌功能的医用压力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