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氧化电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0222.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1/02;C08L91/06;C08L23/30;C08K13/02;C08K3/30;C08K5/12;C08K5/18;C08K5/13;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3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氧化 聚氯乙烯树脂 氧化聚乙烯蜡 碱式碳酸铅 纤维素 电缆材料 对苯二胺 甲基苯酚 硫酸钙 重量份 丁基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氧化剂 二乙烯基苯 二羧酸酯 氯化石蜡 热稳定剂 分散剂 脂肪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氧化电缆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90‑110份、硫酸钙16‑18份、纤维素14‑16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15份、脂肪二羧酸酯14‑16份、氯化石蜡15‑17份、二乙烯基苯6‑8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1‑3份,碱式碳酸铅6‑8份、对苯二胺6‑8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12‑14份、氧化聚乙烯蜡11‑13份。本发明采用聚氯乙烯树脂作为基料,硫酸钙、纤维素作为填料,氧化聚乙烯蜡作为分散剂,碱式碳酸铅作为热稳定剂,对苯二胺7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联合作用作为耐氧化剂,因此其耐氧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氧化电缆材料配方,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塑料电力电缆十分广泛,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但是,现有的电缆耐氧化效果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廉的耐氧化电缆材料。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氧化电缆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90-110份、硫酸钙16-18份、纤维素14-16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15份、脂肪二羧酸酯14-16份、氯化石蜡15-17份、二乙烯基苯6-8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1-3份,碱式碳酸铅6-8份、对苯二胺6-8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12-14份、氧化聚乙烯蜡11-13份。
优选的:聚氯乙烯树脂100份。
优选的:硫酸钙17份、纤维素15份。
优选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4份、脂肪二羧酸酯15份,氯化石蜡16份。
优选的:二乙烯基苯7份、多元醇2份。
优选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份。
优选的:碱式碳酸铅7份。
优选的:对苯二胺7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13份。
优选的:氧化聚乙烯蜡12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聚氯乙烯树脂作为基料,硫酸钙、纤维素作为填料,氧化聚乙烯蜡作为分散剂,碱式碳酸铅作为热稳定剂,对苯二胺7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联合作用作为耐氧化剂,因此其耐氧化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聚氯乙烯树脂90份、硫酸钙16份、纤维素1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脂肪二羧酸酯14份、氯化石蜡15份、二乙烯基苯6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1份,碱式碳酸铅6份、对苯二胺6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12份、氧化聚乙烯蜡11份。
实施例2
聚氯乙烯树脂110份、硫酸钙18份、纤维素16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脂肪二羧酸酯16份、氯化石蜡17份、二乙烯基苯8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份,碱式碳酸铅8份、对苯二胺8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14份、氧化聚乙烯蜡13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管材材料
- 下一篇:一种环保阻燃PVC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