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2935.6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荣兵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压茶 圆棍 可调控 压棒 模具开发成本 传统模具 规格模具 理想截面 生产效率 滚压力 折断 卷布 卷压 生产成本 力学 生产 配合 | ||
1.本发明所提供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生产前将采摘的新鲜茶叶通过杀青、揉捻、干燥(或渥堆后)制成散茶备用,生产方法包括操作平台、操作架和卷布,其技术特征在于:将卷布的至少一端固定在操作平台或操作架上,另一端可固定在压棒上或操作架的另一端,生产时先用蒸汽将需要紧压成型的散茶蒸软,然后将蒸软的散茶倒在卷布上并均匀收入压棒处的卷布内,将茶叶包裹片材铺放在卷布上(也可以在茶叶包裹片材上涂上可食用胶),将压棒向茶叶卷紧滚动的相反方向转动,利用压棒的反方向紧压力和卷布的张力将卷布内的散茶卷紧并带动茶叶向包装片材上滚动,滚动时包裹片材会自动将蒸软的散茶裹紧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卷布在散茶和压棒之间成S形绕行,使散茶和压棒运动时产生S形反向滚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压棒向茶叶卷紧前进运动的反方向转动产生的紧压力和卷布的张力共同作用使压棒和散茶运动时产生的S形反向滚压力将蒸软后的散茶紧压,滚压时将茶叶包裹片材铺放在卷布上,在茶叶的滚压、紧压过程中将包裹工艺一次性完成,然后取出圆棍紧压茶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生产的圆棍紧压茶直径为1.3cm~2.9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棒直径限制和卷布松紧的调整所生产的圆棍紧压茶直径为1.5cm~2.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棒直径限制和卷布松紧的调整所生产的圆棍紧压茶直径为1.7cm~2.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棒直径限制和卷布松紧的调整所生产的圆棍紧压茶直径为1.8cm~2.4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棒的滚压下为了达到合适的紧实度使用的茶量为每10cm长度的圆棍紧压茶其散茶用量范围为8克~250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棒或卷布可采用人力、机械、电动或气动方式驱动控制,进行紧压作业驱动时,紧压茶的转动方向和压棒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操作平台和操作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独立可分开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操作平台的宽度和压棒的长度生产的适合徒手撇折消费需求的圆棍紧压茶的长度范围是13cm~39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荣兵,未经谭荣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9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