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压CMOS工艺的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3771.9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嵩人;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低压 cmos 工艺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低压CMOS工艺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节省功耗,压缩电路体积,集成电路多采用低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其逻辑电平多为逻辑门电路(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和低电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LVTTL),不适于直接驱动外部高压负载。据此,需开发相应的驱动电路以将较低逻辑电平调整成物理层使用的信号电平。
但目前与其他单元集成于一体的驱动电路往往存在输出端口抗高电压能力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低压CMOS工艺的驱动器,以解决驱动电路输出端口抗高电压能力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低压CMOS工艺的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
分相驱动电路;第一高压箝位电路;第二高压箝位电路;第三高压箝位电路;第四高压箝位电路;第五高压箝位电路;第六高压箝位电路;第七高压箝位电路;第八高压箝位电路;第一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第二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
其中,分相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为驱动器的输入端口,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一同相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二同相输出端和第一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一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三同相输出端和第二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第二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七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使能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反相输出端和第三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反相输出端、第三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第四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源端子电连接,第一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四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五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反相输出端、第七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第八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分别与分相驱动电路的反相输出端和第八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分别与第六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第三隔离型受控传输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第五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和第六高压箝位电路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二保护电阻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其中,分相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以及第六反相器,
其中,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为驱动器的输入端口,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为分相驱动电路的反相输出端,且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和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为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一同相输出端,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为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二同相输出端,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为分相驱动电路的第三同相输出端;且第一反相器的电源端,第二反相器的电源端,第三反相器的电源端,第四反相器的电源端,第五反相器的电源端,以及第六反相器的电源端均与电源端子电连接,第一反相器的接地端,第二反相器的接地端,第三反相器的接地端,第四反相器的接地端,第五反相器的接地端,以及第六反相器的接地端均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轴承座
- 下一篇:一种涡轮泵机械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