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嵌入式设备不同通信方式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4341.9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8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曾芳芳;林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嵌入式 设备 不同 通信 方式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实现嵌入式设备不同通信方式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Windows系统的PC机上搭建Robotframework框架,根据该Robotframework框架定制开发测试库;
步骤2、根据该测试库内的测试用例中描述的规程开发测试脚本,并由该测试脚本配合该测试库里提供的关键字实现对被测的嵌入式设备测试过程,通过该测试库实现不同嵌入式设备的各种通信传输协议的传输、实际值与期望值比较以及指令流程处理,并统一操作接口;
步骤3、若被测的嵌入式设备是智能操作系统,则将模拟人工点击、输入、拖拽操作的捕捉精灵程序当作后台服务运行在嵌入式设备上,当嵌入式设备接收到该测试库制定的规则时进行模拟操作;
步骤4、若使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对嵌入式设备进行测试,则利用该测试脚本验证嵌入式设备,在嵌入式设备上运行数据转发服务,该数据转发服务接收PC机的测试数据,并发送给嵌入式设备,并等待嵌入式设备返回响应数据,再反馈给PC机;若使用Windows系统的PC机对嵌入式设备进行测试,则嵌入式设备直接接收PC机发送的测试数据,并返回响应数据给PC机;
步骤5、一键安装Robotframework环境和adb环境部署,并使用命令行形式执行测试脚本实现一键运行,完成自动化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按时间分类生成在各嵌入式设备型号对应的目录中;
所述步骤2中测试库中关键字实现测试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1、读取config.ini配置文件,根据该config.ini配置文件设置通信传输协议的类型,并获取对应的通信信息,若通信传输协议的类型是串口通信,则读取串口号和波特率;若通信传输协议的类型是HID通信,则读取PID和VID;若通信传输协议的类型是蓝牙通信,则读取蓝牙MAC;
步骤22、读取设置的ini配置文件,该ini配置文件包括报文结束符、结束条件、期望值规则和编码规则;
步骤23、根据设置的通信协议将数据发送给嵌入式设备,并接收嵌入式设备响应;
步骤24、将数据的实际值与期望值比较,判断数据的实际值是否满足期望值,若否,则直接显示实际值,若是,则结束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嵌入式设备不同通信方式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捕捉精灵程序的实现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31、捕捉精灵程序利用Android系统提供UiAutomator技术实现模拟用户界面操作,捕捉精灵程序以服务形式运行在后台,通过监控用户界面执行对应的测试;
步骤32、加载XML规则文件,采用XML文件格式配置规则和模拟方法对应关系;并获取顶层Activity界面对应的组件信息;
步骤33、通过组件信息匹配对应的规则,找到测试用例对应的模拟方法;根据模拟方法执行对应的模拟操作,该模拟操作包括自动关闭当前界面、模拟签字和随机输入0-9数字对应键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嵌入式设备不同通信方式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数据转发服务的实现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41、数据转发服务是基于Netty框架搭建的服务端,启动数据转发服务;
步骤42、监听客户端请求,客户端通过网络发起请求消息给数据转发服务,数据转发服务收到后,检测嵌入式设备是否在线,若是,则进入步骤43;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42;
步骤43、初始化通信参数,并打开嵌入式设备的通信口;
步骤44、数据转发服务将PC机发送的测试数据转发给嵌入式设备,并一直等待接收嵌入式设备返回响应数据,并反馈给PC机;
步骤45、判断PC机是否接收完成,若是,则关闭嵌入式设备的通信口,断开嵌入式设备与PC机的通信;若否,则将嵌入式设备的响应数据按照协议进行组织并返回给PC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43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