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型智能自行车车后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383.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曹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巨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2 | 分类号: | B62J1/02;B62J1/28;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 套筒 可动支撑件 弹簧本体 支撑面 智能自行车 减震机构 收纳状态 车后座 减震型 弹簧 疏松 拉伸机构 伸缩滑动 主体机构 底座卡 正投影 靠背 两段 伸入 置放 底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型智能自行车车后座,包括主体机构、拉伸机构、靠背、减震机构一以及减震机构二;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两段密集段和连接密集段的疏松段,所述疏松段对应设有可相互伸缩滑动的套筒及内套,所述内套伸入套筒内,所述套筒及内套的外径略小于弹簧本体的内径,所述套筒及内套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卡扣在密集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本体与至少一可动支撑件,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面,所述可动支撑件设于所述本体的支撑面,并供置放于所述工作面上,且能在一收纳状态与一突伸状态间变换,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可动支撑件落在所述支撑面于所述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减震型智能自行车车后座,属于智能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自行车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于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性能,很多人都在使用它,智能自行车车后座是智能自行车载物的一个主要部位。现有的智能自行车车后座是采用圆管或圆钢焊接成的固定框架结构,后座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的要求,而且,后座表面凹凸不平,坐上面舒适性较差,现有的智能自行车车后座上没有安装减震结构,导致车后座的乘客要饱受颠簸之苦,无法好好享受智能自行车出行的美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型智能自行车车后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以调节大小,增加减震效果,提高乘坐舒适度,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型智能自行车车后座,包括主体机构、拉伸机构、靠背、减震机构一以及减震机构二,所述靠背固定在拉伸机构上端面右部上,所述拉伸机构安装在主体机构上端上,所述减震机构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震机构一对称安装在主体机构下端左部,所述减震机构二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震机构二对称装配在拉伸机构下端右部,所述主体机构由后圆杆框架、前圆杆框架、销钉孔以及内固定板组成,所述后圆杆框架前端设有内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前端安装有前圆杆框架,所述后圆杆框架和前圆杆框架的外端都加工有两个以上等距排列的销钉孔,所述后圆杆框架通过内固定板与前圆杆框架相固定,两个所述减震机构二分别安装在后圆杆框架和前圆杆框架下端上;
所述拉伸机构由半圆形滑杆、上固定板、通孔以及把手槽组成,所述半圆形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形滑杆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半圆形滑杆的外端都加工有两个以上等距排列的通孔,所述上固定板右部上加工有把手槽,两个所述减震机构一分别安装在两个半圆形滑杆下端上,两个所述半圆形滑杆分别与后圆杆框架和前圆杆框架装配在一起,所述通孔通过销钉与销钉孔相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一由上支撑杆、活动塞、外壳、下支撑杆以及弹簧组成,所述上支撑杆下端固定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安装在外壳内,所述上支撑杆下端穿过外壳与活动塞相固定,所述外壳下端设有下支撑杆,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有活动塞;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两段密集段和连接密集段的疏松段,所述疏松段对应设有可相互伸缩滑动的套筒及内套,所述内套伸入套筒内,所述套筒及内套的外径略小于弹簧本体的内径,所述套筒及内套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卡扣在密集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本体与至少一可动支撑件,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面,所述可动支撑件设于所述本体的支撑面,并供置放于所述工作面上,且能在一收纳状态与一突伸状态间变换,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可动支撑件落在所述支撑面于所述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内,于所述突伸状态时,所述可动支撑件至少部分地突伸出所述支撑面于所述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所述后圆杆框架和前圆杆框架之间固定有加强杆;所述减震机构一和减震机构二结构相同;所述内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上端面上都设有海绵垫;所述把手槽上安装有把手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巨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巨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
- 下一篇:一种智能自行车散热车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