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早产儿胃管插管及拔管指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142.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柏婷;王健;杨雅卉;耿桂灵;顾淅淅;吴华;严淑晗;石古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早产儿 插管 拔管指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早产儿胃管插管及拔管指征的装置,包括检测早产儿床体和测量装置,测量装置位于检测早产儿床体的右侧,测量装置包括测试台、检测系统、操作箱和计算机显示器,其中测试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检测系统、操作箱和计算机显示器均设置于测试台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测量装置,采用阻抗法测量,其中阻抗法的测量原理是依据欧姆定律,待测体视为一电阻或阻抗,可以获得阻抗的精确的结果;另外,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将监测到的早产儿会厌软骨与舌运动联合波以及呼吸运动波与正常人群进行特征点拟合,并进行拟合度判断,结构简单,使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早产儿胃管插管及拔管指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指为尽量缩短气流阻断时间而有效吸吮、快速吞咽食物的能力,是实现安全经口喂养的前提条件。足月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出生后即可开始经口进食。吃奶时,舌随下颌作上下活动,形成杯状环绕于乳头,形成口腔负压将奶泵出,进入口腔后部,然后进行吞咽动作。当吞咽时,呼吸暂时停止,会厌软骨向上提升,覆盖气管喉,令食物进入食道;当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正常新生儿吸吮-吞咽-呼吸功能协调。而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由于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能力较差,短阵快速吞咽与短阵快速呼吸交替进行,短阵吞咽时经常发生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呼吸速率、每分通气量和氧饱和度下降。由于早产儿吸吮及吞咽能力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呛咳、胃食管反流,严重者可致窒息、吸入性肺炎,因此通常采用管饲喂养。当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吸吮-吞咽-呼吸行为协调后,予以拔管,经口进食。然而,临床医护人员仅通过早产儿胎龄、经口喂养呛咳等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插管以及拔管,难以准确判断,导致呛咳、误吸、窒息或需要反复插管。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检测早产儿胃管插管及拔管指征的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检测早产儿胃管插管及拔管指征的装置,包括检测早产儿床体和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位于所述检测早产儿床体的右侧,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试台、检测系统、操作箱和计算机显示器,其中所述测试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所述检测系统、所述操作箱和所述计算机显示器均设置于所述测试台的上表面,所述操作箱位于所述检测系统和所述计算机显示器之间,所述操作箱的正面设有四个水平排列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包括内电极一和内电极二,所述外电极包括外电极一和外电极二,其中所述内电极一、所述内电极二、所述外电极一和所述外电极二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的上方设有测试口,所述电极通过导线贯穿所述测试口与内部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检测系统包括高频恒流激励电路、高频放大电路和锁相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及输出电路组成,所述高频恒流激励电路、高频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传递给所述锁相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锁相放大器的结构包括前置放大器、参考信号、带通滤波器、隔离器、移相器、调制器、比较器、缓冲放大器、积分器,其中输入信号传递到所述前置放大器,所述前置放大器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相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与所述移相器相连接,所述移相器与所述调制器相连接,所述参考信号传递到所述隔离器,所述隔离器与所述移相器相连接,所述移相器通过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调制器相连接,所述调制器与所述缓冲放大器相连接,所述缓冲放大器与所述积分器相连接,输出信号通过所述计算机显示器显示。
进一步的,测试时所述内电极一、所述内电极二、所述外电极一和所述外电极二均放置于下颌骨以下,喉头以上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箱的正面还设置有呼吸电极,且所述呼吸电极位于所述电极的下方并通过导线贯穿所述测试口与内部的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电极放置于胸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