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聚酯纤维高效造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253.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司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东大特种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3/24 | 分类号: | D21H13/24;D06M10/02;D06M14/1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324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聚酯纤维 高效 造纸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聚酯纤维高效造纸的方法,采用等离子法对聚酯纤维表面进行接枝改性,接枝烯丙基胺改性后,该聚酯纤维的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并且在不损伤纤维的力学性能下,提高了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粘结强度,进一步,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将抄造的聚酯纤维纸贴合在聚四氟乙烯超薄膜面,提高了造纸效率和纸体性能。该方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大幅提升了聚酯纤维纸的制备效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纸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酯纤维高效造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工业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激光产业的出现推动了光电产业的发展,是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增长,我国造纸行业2012年后也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转型升级,逐步向功能纸方向发展。将新型纺织领域开发的纤维通过造纸工艺制备的功能纸成为造纸产业升级的关键。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化学纤维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化学纤维新品种,化学纤维在造纸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抄造各种特殊用途的纸张。聚酯纤维又称涤纶,是生产特种纸的一种重要原料。聚酯纤维在造纸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包括过滤材料、电器材料、特种防伪票证纸、包装纸等,与其他具有耐高温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合成浆料混合抄纸,可制成一种耐高温涤纶纤维绝缘纸。但由于聚酯纤维是典型的疏水性纤维,抄纸过程中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很差,必须进行改性处理。
提高聚酯纤维的亲水性能研究主要有两类 :一是物理方法,通过与亲水性物质共混或复合纺丝提高纤维的亲水性,或进行纤维微孔化处理和纤维截面异形化提高纤维表面的水润湿性能 ;二是化学方法 ,通过引入亲水单体嵌段共聚使大分子具有亲水性,或通过亲水性单体接枝共聚,在纤维表面进行亲水化整理。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3981711 B公开了一种PVA对涤纶纤维亲水改性的方法,将涤纶纤维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接着将涤纶纤维放入PVA中,在乙酸、甲醇、硫酸酸性环境下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GA,对涤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这种改性方法改善涤纶亲水性比较明显,但是改性后的涤纶纤维应用于造纸过程中时纤维与基体材料粘结强度不足,影响成品纸张性能。此外,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液废气,不满足环保要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生产。
由此,造纸过程中不仅需要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且需要聚酯纤维具有一定的纤维结合力与基体材料相粘合,易于规模化抄纸。显然现有聚酯纤维仍需要进一步改性,以提高其抄造性格能和抄造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聚酯纤维在抄纸过程中在抄纸液体中的分散性能很差,纤维与基体材料粘结强度不足,抄造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聚酯纤维高效造纸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等离子法对聚酯纤维表面进行接枝改性,接枝烯丙基胺改性后,该聚酯纤维的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并且在不损伤纤维的力学性能下,提高了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粘结强度,进一步,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将抄造的聚酯纤维纸贴合在聚四氟乙烯超薄膜面,提高了造纸效率和纸体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聚酯纤维高效造纸的方法,采用表面接枝烯丙基胺的聚酯纤维作为造纸原料进行制备,所述方法包括:
(1)对聚酯纤维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然后进行液相接枝处理,经干燥水洗后,得到表面接枝烯丙基胺的聚酯纤维;
(2)称取重量份为50-85份的表面接枝烯丙基胺的聚酯纤维,重量份为5-50份的植物纤维重量份为1-5份的助剂,加水经充分搅拌分散后得到浆料;
(3)浆料上网成型;
(4)脱水,榨干,干燥,得到聚酯纤维纸坯,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将抄造的聚酯纤维纸坯贴合在聚四氟乙烯超薄膜面;
(5)热压成型,经切边卷装,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东大特种纸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东大特种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