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608.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罗盛雄;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研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22;F04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李云霞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利用 化工 节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轻柴油通过FI‑01、FV‑02至下游装置;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FV‑01、PI‑01至吸收塔;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FV‑05至密封油罐;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至密封油管网;轻柴油通过罐区阀门FV‑04连接罐区。本发明通过跨线输送轻柴油到各用户,节省了机泵电费和维修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在催化裂化装置生产中,机泵作为输送物料不能缺少的设备,具有高耗能的缺点。而且机泵在经常使用中,出现故障维修的概率增大。如果能通过泵体的跨线或另添加的跨线,停下机泵,也能满足生产需求,能为工厂省下很多电费和维修经费。而通过跨线输送物料,存在物料跑偏,反窜问题,这样会使这种节能方法不能发挥作用。鉴于以上问题,发明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
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关闭贫吸收油泵的前后手阀,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投入自动控制系统;S2:将下列控制阀门投入自动控制系统:轻柴油流量检测FI-01、密封油罐液位阀门FV-05、密封油罐液位检测LI-01、罐区阀门FV-04、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至吸收塔流量阀门FV-01、压力检测PI-01、至下游装置阀门FV-02;S3:启动轻柴油泵,输送轻柴油,同时投用自动控制系统;S4:轻柴油通过FI-01、FV-02至下游装置;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FV-01、PI-01至吸收塔;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FV-05至密封油罐;轻柴油通过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至密封油管网;轻柴油通过罐区阀门FV-04连接罐区。
进一步的,所述S1自动控制系统具体步骤在于:S10:FI-01检测到轻柴油流量到达预设值,跨线控制开关阀门KC-01自动打开;S11:密封油罐液位阀门FV-05与密封油罐液位检测LI-01串级控制,控制密封油罐液位在70%;S12:罐区阀门FV-04开启条件:FI-01检测无流量;FV-01、FV-02、FV-03、FV-05任一阀门关闭;S13:密封油罐液位检测LI-01检测密封油罐液位到70%,关闭FV-05,开启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通过密封油跨线至密封油管网;S14:至吸收塔流量阀门FV-01与压力检测PI-01形成串级控制;S15:FV-02固定在50%阀门开度。
进一步的,步骤S14: 至吸收塔流量阀门FV-01与压力检测PI-01具体为:轻柴油进料管线连接吸收塔下进料口,至吸收塔流量阀门FV-01设置在轻柴油进料管线上,压力检测PI-01设置在吸收塔上部。
进一步的,步骤S11:密封油罐液位通过密封油罐液位阀门FV-05控制液位在70%后关闭,通过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往密封油管网输送密封油,当密封油管网压力低于2MPA,开启密封油泵输送密封油,同时密封油罐液位阀门FV-05开启,控制密封油罐液位稳定在70%,同时开启密封油跨线流量阀门FV-03进行调节密封油管网压力不大于3MPA。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轻柴油泵通过贫吸收油泵、密封油泵的跨线,可以根据正常生产需求,灵活停下贫吸收油泵、密封油泵,靠轻柴油泵满足各用户的需求。
2.本发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保证了各用户的流量不发生反窜,实现了流量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灵活利用机泵的化工节能方法的密封油罐控制回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研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研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