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型保护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8982.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驰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7/06;C09J7/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线型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型保护膜。
背景技术
现阶段,静电保护膜主要用于LCD显示屏、笔记本电脑、MP3、PC板材、手机镜片、PDA等的表面保护,PMMA、PC面板工序和出厂保护,防止其受到化学物质的接触性污染或指甲等的磨痕划伤。
目前,常采用的是PE静电膜,但是这类静电膜容易被刺穿,且如若产品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湿环境的侵害,会造成保护膜性能不良,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型保护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膜综合性能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型保护膜,包括有基材层,基材层上表面涂布一层用于阻隔紫外线的阻隔层,阻隔层表面涂布一层防刺穿层,还包括静电自粘吸膜层和离型层,静电自粘吸膜层成型并贴覆在基材层的底面上,离型层可分离的贴覆在静电自粘吸膜层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阻隔层为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脂肪族多元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基材层为PET薄膜、PE薄膜、PP薄膜、PC薄膜、PMMA薄膜或TAC薄膜
进一步的,基材层的厚度为50-200μm。
进一步的,静电自粘吸膜层为PE塑料自粘层。
进一步的,离型层为PET材质。
进一步的,防刺穿层为透明材质。
采用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利用静电自粘吸膜层可依靠静电吸附在物品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有防刺穿层,可有效防止产品被刺穿,可对物品实施更好的保护,产品更加耐用,以及通过设置有阻隔层防止紫外线对产品的损伤,以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紫外线型保护膜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材层,2-阻隔层,3-防刺穿层,4-静电自粘吸膜层,5-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紫外线型保护膜,包括有基材层1,基材层1上表面涂布一层用于阻隔紫外线的阻隔层2,阻隔层2表面涂布一层防刺穿层3,还包括静电自粘吸膜层4和离型层5,静电自粘吸膜层4成型并贴覆在基材层1的底面上,离型层5可分离的贴覆在静电自粘吸膜层4的底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阻隔层2为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脂肪族多元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基材层1为PET薄膜、PE薄膜、PP薄膜、PC薄膜、PMMA薄膜或TAC薄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基材层1的厚度为50-200μm。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静电自粘吸膜层4为PE塑料自粘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离型层5为PET材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防刺穿层3为透明材质。
综上,本发明通过利用静电自粘吸膜层可依靠静电吸附在物品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有防刺穿层,可有效防止产品被刺穿,可对物品实施更好的保护,产品更加耐用,以及通过设置有阻隔层防止紫外线对产品的损伤,以满足使用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驰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六安驰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