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膜薄壁硅胶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9904.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夏卓;夏振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卓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薄壁 硅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膜薄壁硅胶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打印机或复印机定影装置的管状定影膜硅胶层的制造方法很多,但大多都采用传统的刮刀刮涂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在圆形芯棒上套上金属管状膜或高温塑料管状膜(以下简称管状膜);再将管状膜装于刮胶设备上,定位好管状膜表面与刮刀的间距,在涂有粘结剂的管状膜表面涂满涂胶材料,旋转管状膜,移动刮刀至定位点,把管状膜表面多余的硅胶刮去,最后将管状膜放入旋转的加热设备上进行硫化。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圆形芯棒的加工形变、管状膜与芯棒之间的装配间隙、刮刀的形变以及中心定位偏差都会导致管状膜出现厚度不均;②涂胶材料有一定的粘度,刮刀分离时有一条横向直线产生,分离后导至横向直线部位厚度比其它部位厚;粘度越大分离处突出越明显;③采用刮刀法,要求管状膜表面全部涂满硅胶才能刮涂,因硅胶层较薄每支用量较少,涂胶材料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会挥发,粘度增大会出现纵向高低不平,粘度增大硅胶层就不会流平,硅胶层的平整度、光洁度均不现想,成品率低,硅胶浪费多。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使管状膜硅胶层厚度均匀、制造方便、成品率高、表面镜面的制造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膜薄壁硅胶层的制备方法,制造方便,成品率高,且制得的薄壁硅胶层厚度均匀,表面镜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膜薄壁硅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管状膜套设于与其配合的圆形芯棒外,在管状膜外表面均匀涂附粘结剂,并将圆形芯棒轴端固定于能够带动其发生周向旋转的设备上;
将涂胶材料装于密封的容器中,将容器底端的涂胶口定位于管状膜上方并调节间距;
将涂胶材料通过涂胶口引导至旋转状态下的管状膜上;
移动圆形芯棒与涂胶口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涂胶材料均匀的附着于管状膜上;
将圆形芯棒放入加温固化炉中加温固化;
冷却后将带有薄壁硅胶层的管状膜从圆形芯棒上进行分离;
将薄壁硅胶层与管状膜进行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圆形芯棒与涂胶口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移动圆形芯棒的位置,固定涂胶口位置;
移动涂胶口的位置,固定圆形芯棒的位置;
圆形芯棒位置与涂胶口的位置反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涂胶材料为液体加成型硅胶。
优选的,在将涂胶材料通过涂胶口引导至旋转状态下的管状膜上之前,在管状膜外表面均匀涂附脱模剂。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粘结剂。
优选的,所述脱模剂为有机硅脱模剂。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的加温固化操作时圆形芯棒处于旋转状态。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将涂胶材料通过涂胶口以定压定量的方式均匀引导至旋转的管状膜表面,涂胶材料由于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可形成十分均匀平整的薄壁硅胶层,由于管状膜是旋转的,涂胶材料也不会因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出现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可制成镜面的薄壁硅胶层。
附图说明
图1为将涂胶材料引导至旋转的管状膜上的示意图。
图2为加温固化后的薄壁硅胶层示意图。
图3为管状膜与圆形芯棒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4为管状膜与薄壁硅胶层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中:1、圆形芯棒;2、管状膜;3、薄壁硅胶层;4、涂胶口;5、涂胶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一种管状膜薄壁硅胶层的制备方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卓,未经夏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9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分子量聚乙烯塑料坯料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