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0241.7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丰斌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自重 旋转 发电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转换成动能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为了达到环保生态平衡,绿色出行,都在大力发展开发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发展之快,每年以几千万台速度之增,国家也花巨资加以扶持,从用户购车补助到扩建电动车充电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快速发展,绿色发展出行,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着这个项目的发展。那就是解决持续航程不足的问题、和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难题。由以上两种难题的困扰,使电动汽车向前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为此设计一种利用物体自重旋压式发电的动力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转换成动能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支撑内圈,所述支撑内圈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支撑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N个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机构采集运动物体自重所产生压力时沿支撑径向方向运动,并产生一个方向向内推力,所述重力采集机构连接动能转换机构,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撑内圈内,在支撑内圈内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重力压脚,所述重力压脚的外圆周采集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重力压脚的内侧中心位置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装在支撑内圈上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内,并且活塞杆的内端部伸出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导杆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导向套,在支撑内圈的安装孔内所述活塞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在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帽;在支撑内圈内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外行星轮上,所述外行星轮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外行星轮轴上,所述外行星轮轴安装在外行星轮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的外侧所述外星轮轮盘上安装有外行星轮盖,外行星轮盖的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所述外行星轮轮盘的中心与连接盘、支撑内圈以及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采集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动能转换机构包括内外齿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圆周和外圆周均设有齿,所述内外齿圈的外齿与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啮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齿与内行星轮啮合,所述内行星轮设有三个,在同一圆周上均布设置,三个内行星轮分别安装在三个内行星轮轴上,所述内行星轮轴安装在内行星轮盘上,所述内外齿圈位于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之间,且在内外齿圈的两侧安装有滚珠架,所述滚珠架上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嵌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的沟槽内;上述的三个内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中心齿轮轴上的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轴安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盘的外侧所述中心齿轮轴上套装在动力轴上。
所述重力压脚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胶条。
所述支撑内圈和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辋,支撑内圈和外行星轮轴上盖相对配合安装后形成轮胎安装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即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转换成动能形成动力,此动力既可以驱使发电机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随时给电池组充电,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使用;例如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后桥两边上,在电动车行驶过程可以利用此动力系统进行发电储备,本发明具有噪音小,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对于现在市场电动车上所匹配的电池组,利用本发明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动力发电进行储存和利用可以减少现在的电动车上电池组安装的数量;目前解决电动车充电需要建设大量的充电桩,以满足临时充电的需求;利用本发明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动力发电进行储存,可以减少相邻充电桩建设的间隔里程;利用本发明的所产生的动力进行发电储存可实现持续航程的能力,同时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这几点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纯电动汽车都无法比拟的。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损耗能量小、转换能量高,通用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重力采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行星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行星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重力压脚内安装胶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丰斌,未经田丰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