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0432.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9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军;许若男;王明明;袁建平;朱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系统 空间碎片 构型 方向转动 伸缩杆 关节 轨迹规划 太阳帆板 关节轴 垂直 嵌套 虚拟现实仿真 动力学建模 对称设置 控制方便 六自由度 三维模型 伸缩杆轴 抓捕装置 验证 | ||
1.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六自由度的基座(1),基座(1)上对称设置的太阳帆板(2),沿基座(1)垂直于太阳帆板(2)方向运动的第一伸缩杆(3),嵌套于第一伸缩杆(3)内部的第二伸缩杆(4),能够绕伸缩杆轴方向转动的第一关节(5),绕垂直于第一关节(5)轴方向转动的第二关节(6),绕第二关节(6)轴方向转动的第三关节(7),以及末端抓捕装置;
所述末端抓捕装置由分别铰接在第三关节(7)上的四个爪组成,每一个爪由三根能够独立运动的连杆依次铰接组成,每个连杆分别能够绕垂直于连杆的方向转动,每一个爪上连杆的铰接轴方向均平行设置;
每一个爪由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组成,第一连杆(9)的长度等于第一关节(5)、第二关节(6)和第三关节(7)的长度总和;
在初始时刻,第一伸缩杆(3)收缩于基座(1)内部,第二伸缩杆(4)位于第一伸缩杆(3)内部,每一个爪均贴附于第一关节(5)、第二关节(6)和第三关节(7),每一个爪的部分收于第一伸缩杆(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时,每一个爪的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位于第一伸缩杆(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4)、第一关节(5)、第二关节(6)和第三关节(7)的最大总长度为5.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关节呈八边形板状设置,四个抓对称设置在八边形的四个边上,其余四个边呈内陷的弧形设置。
5.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建立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间碎片清除系统,并对其建立三维模型;
步骤二,对所提出的空间碎片清除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
步骤三,根据动力学模型,对所提出的空间碎片清除系统对于抓捕任务进行轨迹规划;
步骤四,基于matlab中simulink的VR工具箱,根据得到的轨迹规划,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虚拟现实仿真,验证建立的空间碎片清除系统的正确性,完成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利用CATIA建立空间碎片清除系统的三维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D-H表示法描述坐标系转换关系,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空间碎片清除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B是惯量项,q为广义坐标,C是科里奥力和向心力项,G是重力项,τ是广义力。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间碎片清除系统构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进行轨迹规划时,
3.1通过正运动学方程得到清除系统末端坐标系原点位置;
3.2在得到末端位置后,通过解析法求解逆运动学方程,得到相应的关节量;
3.3基于得到的相应的关节量,在关节空间中,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