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1192.9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吕睿;吴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885;F26B13/30;F26B1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医用 pvc 生产线 | ||
1.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按照料条(5)的运动流程依次包括挤出装置(1)、冷却装置(2)、风干装置(3)、切粒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密闭结构的、可容料条(5)穿过的冷却仓(201),还包括设置于冷却仓(201)内的多个雾化冷却部件,所述冷却装置(2)还包括水泵(204)、水箱(205);
每个雾化冷却部件均设有圆辊状的传送辊(202),料条(5)紧密缠绕在所有雾化冷却部件的传送辊(202)外周侧上,每个传送辊(202)均水平设置,并且每个传送辊(202)均同轴配装有中心支承轴(207);所述雾化冷却部件还配置有可将冷却水进行雾化的雾化器(203),所述雾化器(203)的输入端与水泵(204)的泵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泵(204)的吸入端与水箱(205)相连通;
所述传送辊(202)内设有圆孔状的进雾通道(202a),所述雾化器(203)的出雾端连通有喷雾管(203a),所述进雾通道(202a)一端与喷雾管(203a)的出雾管口相连通,并且喷雾管(203a)、传送辊(202)、进雾通道(202a)同轴设置,并且传送辊(202)一端可转动地对接喷雾管(203a),所述传送辊(202)另一端通过中心支承轴(207)可转动地安装在冷却仓(201)的内壁上;
所述传送辊(202)外周侧上均匀布置有多个与进雾通道(202a)相连通的、可将雾气从传送辊(202)外周侧泄露出来的出雾孔(20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装置(3)包括密闭结构的、可容料条(5)穿过的风干仓(301),还包括鼓风机(302)、进风管路(303)、壳状吹风件(304);所述风干仓(301)与冷却仓(201)合为一体并相互隔离;所述壳状吹风件(304)固定在风干仓(301)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壳状吹风件(304)上设有可容料条(5)自由穿过的穿透孔(304d);所述壳状吹风件(304)上设有进风通道(304a);所述鼓风机(302)的鼓风端通过进风管路(303)与壳状吹风件(304)的进风通道(304a)相连通;所述壳状吹风件(304)还设有与进风通道(304a)相连通的、可将进风通道(304a)内的气流导出的、细缝状的出风缝口(304b),所述出风缝口(304b)环绕料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吹风件(304)还设有圆环状的、可容料条(5)穿过其内圆侧的、用于吸取料条(5)上水分的吸湿棉圈(304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202)上与喷雾管(203a)对接的一端固定有对接圆套(202c),所述对接圆套(202c)与传送辊(202)同轴设置,所述喷雾管(203a)伸入对接圆套(202c)的内圆侧中,并且喷雾管(203a)的外周侧可同轴转动地安装在对接圆套(202c)的内圆侧中,所述对接圆套(202c)的外圆侧可转动地安装在冷却仓(201)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还包括可将冷却仓(201)内的水雾抽至水箱(205)内的抽雾风机(206),所述抽雾风机(206)的抽吸端与冷却仓(20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抽雾风机(206)的排出端与水箱(205)相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医用PVC粒料的造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装置(3)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支托料条(5)的支撑辊(305),所述支撑辊(305)可转动地安装在风干仓(301)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1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