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仅支持IO唤醒MCU功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1426.X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江;曹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34 | 分类号: | G06F1/3234;G06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季永康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支持 io 唤醒 mcu 功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仅支持IO唤醒MCU能耗的方法,包括将MCU‑1的TX引脚与MCU‑2的RX引脚相连接,将MCU‑1的RX引脚和IO引脚合并后与MCU‑2的TX引脚相连接;MCU‑1执行如下调控:MCU‑1的IO引脚发生电平跳变后,MCU‑1的IO中断功能被触发,唤醒设备后关闭MCU‑1的IO中断功能,打开MCU‑1的串口接收MCU‑2发送的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后打开MCU‑1的IO中断功能、调控设备进行休眠,MCU‑2发送数据前对数据进行增加前导帧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各种手段的实施,使得仅支持IO唤醒功能的单片机的能耗被显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仅支持IO唤醒MCU功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CC2630作为产品设计时,产品的设计不止采用IO唤醒方式进行触发,还有特殊功能的产品设计,像一些数据采集并处理的一些产品,CC2630模块需要将传递到模块的数据进行传输,设计上大多采用串口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串口能够按照固定的协议模式将需要传输的数据传输到网关以及云平台。CC2630一般作为电池设备使用,所以在设计上对功耗也是有要求的,在传输上设备要保持低功耗模式,市面上有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唤醒,一种是支持串口唤醒和IO唤醒的单片机,这种产品设计上采用串口数据直接发送,即包括唤醒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但这种设计的MCU市面上一般很少,在功能上也不能做到都能找到这种类型的产品,尤其是用在数据无线传输上,像能够自组网的zigbee 产品都是没有串口唤醒功能的。另一种是不支持串口唤醒、仅支持IO唤醒的MCU,在数据发送的时候先使用IO引脚唤醒MCU然后再进行数据传输,之后再将IO恢复初始状态。这两种工作模式能够解决市面上所有的低功耗产品的数据传输问题。所有产品设计上也都是优先考虑串口唤醒的功能,该方式在实际使用上具有更多的优点。首先是硬件电路对接上,两个单片机进行数据通信时,同为低功耗产品,所以在数据通信前需要先进行唤醒,如果使用IO唤醒,则在设计上需要采用两个IO口进行两个单片机相互唤醒,所以在使用上需要有6个连线(两个供电引脚、两个数据传输引脚、两个唤醒引脚),同时在唤醒上两个单片机需要有固定的唤醒协议和数据传输协议,一旦唤醒协议不对,就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数据的有效性。若采用串口唤醒,则不需要这么复杂的逻辑了,只需要4个引脚(两个供电、两个数据传输),通信上也不需要设定唤醒逻辑,只需要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出去就可以了,因此串口唤醒在对接设计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不是所有的单片机都能支持串口唤醒的,在设计上优先选择具有串口唤醒的单品机,但是单片机的选择是需要根据其功能进行选定,尤其是一些特殊功能的单片机,比如在智能家居设计领域所采用的能够进行自组网的zigbee 芯片,如CC2530和CC2630,这些芯片均不支持串口唤醒,所以只能采用相对比较复杂的IO唤醒方式,即对接的单片机在数据传输时,先进行IO操作唤醒接收单片机,然后进行数据传输,有时要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而这样唤醒时间拉长,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同时,会损失很多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降低仅支持IO唤醒MCU功耗的方法,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该类芯片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仅支持IO唤醒MCU能耗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将MCU-1的TX引脚与MCU-2的RX引脚相连接,将MCU-1的RX引脚和IO引脚合并后与MCU-2的TX引脚相连接;MCU-1为仅支持IO唤醒功能的单片机,MCU-2为单片机,MCU-1执行如下调控:
MCU-1的IO引脚发生电平跳变后,MCU-1的IO中断功能被触发,唤醒设备后关闭MCU-1的 IO中断功能,打开MCU-1的串口接收MCU-2发送的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后打开MCU-1的 IO中断功能、调控设备进行休眠;
MCU-2发送数据前对数据进行增加前导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基于知识图谱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