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2769.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明;陈廷;石小正;费根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1 | 分类号: | A41D13/01;A41D27/20;A41D27/28;A41D27/00;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光 夜间 工作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
背景技术
工作服,是为工作需要而特制的服装,工作服设计时需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职业特征、团队文化、年龄结构、体型特征、穿着习惯等,从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造型、搭配等多方面考虑,提供最佳设计方案,为顾客打造富于内涵及品位的全新职业形象,工作服在提升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文化内涵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CI系统的一部分,体现了企业的一个规范制度化,还有的工作服有宣传的意思,例如很多服务行业的员工都穿着印有本公司LOGO和字号的制服,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流动的广告,但现有的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不能够进行自主控制,且智能感光能力差,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充电处理,一旦遇到下雨或者是潮湿的气候,就特别容易出现短路或者是内部供电设施烧坏,所需要的电能庞大,无法长时间的工作,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体,所述工作服主体由上衣和裤子构成,所述上衣的顶部紧密贴合有衣领,且所述衣领的外侧面贯穿有卡口,所述上衣的外侧面嵌入有集流器,且所述集流器的外侧面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按钮和蓄电板,所述上衣的外侧面紧密贴合有上衣袋,且所述上衣袋的外侧面嵌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上衣的外侧贯穿有纽扣,所述裤子的外侧面嵌入有收缩器和拉链,所述上衣的内部紧密贴合有尼龙布层、荧光层和棉布层,且所述尼龙布层的外侧面嵌入有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棉布层的外侧面贯穿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拉链设置有二条,且拉链两侧呈“齿轮”状,并分布在收缩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大小为10mm,且透气孔之间的大小相同,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集流器大小为20cm×10cm×15cm,且外侧设有一层防水薄膜。
优选的,所述光敏传感器共有五个,且相互之间呈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正面看呈“圆状”,俯视看呈“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收缩器呈“倒三角型”,内部中空,相互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结构合理,集流器大小为20cm×10cm×15cm,且外侧设有一层防水薄膜,集流器可以将人体运动时产生的电流全部都聚集在集流器后侧的蓄电板上,这样在不断对电能进行补充,可以长时间进行工作使用,提高装置主体的耐用性,光敏传感器共有五个,且相互之间呈均匀排列,多个光敏传感器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协调工作,相互之间进行数据的校对,检测出当前感光的程度,接着控制蓄电板放电刺激荧光层,进行颜色的变换,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感光信息的采取和处理,收缩器呈“倒三角型”,内部中空,相互对称,美观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对裤子进行松紧处理,以此来达到穿着的最大舒适度,就可以使得该种智能感光夜间工作服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集流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衣,101、光敏传感器,102、温度传感器,103、尼龙布层,104、荧光层,105、棉布层,106、透气孔,2、上衣袋,201、红外传感器,3、衣领,301、卡口,4、集流器,401、控制按钮,402、开关,403、蓄电板,5、纽扣,6、裤子,601、收缩器,602、拉链,7、工作服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2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