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3206.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刚;张安国;张明杰;宋慧;刘立新;舒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危险和无危险的物质的可控热破坏系统。
背景技术
以前,将废品处理方法是将废料置于填埋场。当填埋处理的后果有些有害有毒的物质慢慢向空气、水和土壤中释放,因此,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采用焚化处理,但是焚化处理是有局限性的,如,有的废料不均匀,这使得焚化炉不能保持足够高的恒定温度以完全处理废品中的所有有机和无机物质,在低温循环中,产生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污染物)和潜在危险的有机物质(例如二氧芑、呋喃和温室气体),并最终释放至大气中。在高温循环中,颗粒、氧化氮和金属氧化物的释放增加,包括已知的一种致癌物:六价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等离子体气化对无机和/或有机固体废物、半固体废物和/或液体废物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通常是通过气化炉的进料口将待处理的废品输送到炉堂中,而后通过等离子火炬对待送入到炉堂的废品加热气化形成气体,而后再对所产生的气体再处理形成可用气体进行再利用或者形成无害气体排放到空中。但是现有技术中将废品输送到炉堂中时,废品进行了叠积,如此导致加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处理废料的速度较快,效率高。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其至少包括:
通过进料装置给等离子体熔炉输送废料的步骤;通过等离子体熔炉将废料气化或者熔化以将废料转化为合成气体或者熔渣的步骤,等离子体熔炉包括用于容纳废料的容器和至少两个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其中第一个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安装在容器内上部,并在电极组件运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在容器内部的空腔中上下移动,第二个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安装在容器内下部;通过二次反应室将等离子体熔炉所输送来的合成气体二次反应转换成可排放气体步骤;通过净化装置将二次反应室输送来的气体净化以基本去除夹带的微粒和/或酸性气体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容器内设置一个呈碗形或盘形的废料支架,且使其位于进料口之下方以将从进料口推进来的废料分散于废料支架上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使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沿碗形或盘形的废料支架的轴线上下运行,以控制容器空腔内的温度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使废料支架在支架运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绕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的轴线旋转,从而以将从进料口推进来的废料分散于废料支架上的步骤。
优选地,还包括使从容器中排出的气体通过循环子系统再次导入容器,以对未被分解或者分解不充分的气体再次分解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使所述至少两个等离子体电极组件中的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和第二等离子体电极组件间隔开以在所述容器内产生实质上恒定的温度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使从容器中排出的气体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利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发电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等离子熔炉点火初期使直流电源给第一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提供高电压,在形成等离子火炎后使使直流电源给第一等离子电极中的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提供低电压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等离子熔炉点火初期使第一等离子电极组件的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相接近,在形成等离子火炎后调整第一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组件中的电极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容器内温度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等离子熔炉排出的炉渣制作成建筑材料的步骤。
优选地,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还包括利用从容器中排出的合成气对进入到容器中的废料进行预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等离子危废处理方法处理废料的速度较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例提供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等离子熔炉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旋转废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直流电流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变形例提供的等离子熔炉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变形例提供的第一等离子电极组件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变形例提供的第二等离子电极组件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