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举升门锁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3388.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A·马丁内斯;E·埃斯特拉达;F·维斯奎斯;D·M·珀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32 | 分类号: | E05B81/32;E05B81/16;E05B83/18;E05B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 ||
1.一种锁闩,包括:
壳体;
叉栓,其可操作地连接至该壳体且能在开锁位置、主上锁位置和副上锁位置之间转动;
锁止杆,其可操作地连接至该壳体且布置成与该叉栓配合;
带有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操作性地连接至该叉栓和该锁止杆,该传动杆能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接合该锁止杆而打开该锁闩,该传动杆能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接合该叉栓而收紧该锁闩,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布置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中心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能操作接合所述锁止杆且所述第二部分能操作接合所述叉栓;
从所述传动杆伸出的导销,所述导销在所述传动杆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与形成在壳体内的表面的第一部分接合且在所述传动杆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时与形成在壳体内的表面的第二部分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还包括自动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至该传动杆,其中该自动机构按照第一模式的操作使该传动杆在该第一方向上运动,且该自动机构按照第二模式的操作使该传动杆在该第二方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该传动杆的第一部分总体上就位于该锁止杆附近,并且当该传动杆在该第一方向上运动时,该传动杆的所述第二端接合该锁止杆并使该锁止杆转动脱离与该叉栓的接触而打开该锁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齿,并且当该传动杆在该第二方向上运动时,该齿接合该叉栓并使叉栓转动至主关闭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还包括以与该传动杆重叠的布置形式安装的手动释放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闩,其中,该手动释放杆可枢转地安装至该壳体,并且当该手动释放杆转动时,该手动释放杆接合该锁止杆并使该锁止杆转动脱离与该叉栓的接触而打开该锁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闩,其中,还包括将该手动释放杆偏置于默认位置的偏置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该传动杆包括与相邻表面配合的导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相邻表面形成在该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其中,当该传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运动时,在该导销与该相邻表面之间的接合限定了该传动杆的运动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还包括开关,其中该锁止杆能转动以接触该开关来指示该锁止杆在主位置或副位置上未被完全接合。
12.一种锁闩操作方法,包括:
提供带有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可操作地连接至该锁闩的叉栓和锁止杆,所述传动杆包括布置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中心部的第二部分;
使该传动杆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接合该锁止杆进而打开该锁闩;
使该传动杆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接合该叉栓而将该锁闩收紧关闭;
从所述传动杆伸出的导销,所述导销在所述传动杆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与形成在壳体内的表面的第一部分接合且在所述传动杆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时与形成在壳体内的表面的第二部分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该传动杆,并且该自动机构的操作导致该传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传动杆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致使该锁止杆转动脱离与该叉栓的接触以打开该锁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3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