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3691.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7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玛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同步 有源 转换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的突显,使之对电能的利用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多样化提出更多挑战。
传统有源钳位电路钳位功率场效应管应用型号偏少,应用范围偏窄,不及LLC 应用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具有高占空比、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用于实现高端钳位,包括一个初级绕组和两个次级绕组,还包括第一至第六开关管(Q1-Q6),第一至第二电感(L1、 L2),第一至第九电容(CE1、CE2、CE3、C1、C2、Cq1、Cq2、Cq3、Cq4),以及第一至第六电阻(R1-R6),其中,第一至第六开关管分别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电容(CE1)的正极作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CC-1),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还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经由第四电容(C1)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二开关管(Q2) 的漏极,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控制信号(PWM1),第六电容(Cq1)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六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还连接初级绕组的同名端,初级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二开关管的栅极经第二电阻(R2)连接第二控制信号(PWM2),第二开关管的源极接地,第七电容(Cq2)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七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第二电容(CE2)的正极作为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第六开关管的栅极经第四电阻 (R4)连接第六控制信号(PWM6),第六开关管的源极接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一次级绕组的同名端,第一次级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第五开关管的源极接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经第三电阻(R3)连接第五控制信号(PWM5);第三电容(CE3)的正极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CC-2),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次级绕组的同名端,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由第五电容(C2)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第四控制信号(PWM4),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二次级绕组的异名端,第九电容(Cq4)的负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第九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源极,第九电容的正极还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和第八电容(Cq3)的正极,第八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并接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经第五电阻(R5)连接第三控制信号(PWM3)。
上述第一至第六开关管均采用超级结场效应管。
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输入高压直流电,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低压直流电,直至供电正常;
步骤2,加载第二、第三和第五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第三、第五控制信号为同频同相驱动信号,此时第二电感开始储能,直至储能完成,撤销第二、第三和第五控制信号;
步骤3,加载第一、第四和第六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第四和第六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二、第三和第五控制信号同频逆相,第一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导通,开始谐振,完成磁复位;准备进入下一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玛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玛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GBT串联开通过程均压方法
- 下一篇:水烟壶手柄